2019年1月16日 星期三

出版

有時會收到一些陌生人發來訊息,聲稱喜歡寫作,要求我指點出書的門路,如何申請資助,怎樣認識編輯,宣傳新書有何妙法,位位都像大作家,好不威武。
在澳門街當一名小作者,不搞同行如敵國那一套,我心懷謙卑,婉轉地問:〝閣下大作在甚麼地方發表?得過甚麼大獎?估計花錢買書的讀者有多少人?〞他們通常一個字都未寫,卻很想找個過來人來問一問。我只能苦口婆心勸他們寫出滿意之作才考慮出版的事。當然也有一些發表慾強的小朋友,無緣無故把一大堆投稿失敗的〝大作〞寄來給我,要我鼓勵,甚至推薦給相熟的編輯。文藝青年的要求千奇百趣,我自問無德無能,沒有本事一一滿足。
雖然現在教育普及,但很多人仍然不明白個人書寫與公開發表的區別,更不理解實體出版的複雜與艱困。他們只看見別人新書發佈會上風風光光的照片,卻不明白製作和推銷一本書都有高深學問。
早前讀報,看到文化產業基金今年推出出版綜合服務平台專項資助計劃,服務對象是機構、社團及個人,工作包括出版支援,項目實施期間最少要出版40本澳門書籍,其中包括策劃、編輯、排版及校對;透過電子化將澳門書籍推往澳門以外的市場,尤其是內地的電子書平台;透過不同渠道銷售、推廣及發行澳門書籍,並組織澳門業界參加2次或以上在內地舉辦的書展,以及提供有助出版行業發展的服務。
簡單來說,這個計劃將會要求申請資助者全面協助本澳作者完整地實現出書的願望。當然,先決條件是澳門的作者具有面向市場的實力,而這計劃完全是以公帑扶持出版業,理應不會出版低俗無聊的文字。我特別希望計劃一舉成功,各位〝文學天才〞都充分認識出版的門路,不要再來找我就好了。
(刊於2019年1月16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一寂之地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