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日 星期二

文化局的年度報告和我唔關事的文學抒情



http://edocs.icm.gov.mo/reports/2015/ICMAnnualReports2015_20161011.pdf

因為朋友轉貼這份報告,我就認真看了一次。
身為文學人,最大的感想自然是:澳門文學果然是一項無足輕重的存在。提及的次數很少,實際的支持不多,所佔的重要性輕微。這是值得文友們關注和思考的。
環顧身邊的文友,有些當了攝影大師,有些忙於追逐電影夢,有些在追求跨界合作的可能,有些從政,有些每年都要為不同的活動趕進度交報告,文學創作,變成相當次要的事。
我有時也會疑惑,當沒有文學活動的時候,總有一些機構來找作家合作,邀請你為社會做點事,希望推動一些計劃,繁榮文學環境。但這些活動一年一年的辦下去,作家忙得天昏地暗,當初來邀請的機構也忘記了初衷,而且可能會把合作關係誤解為勞資關係,漸漸會對作家們的工作提要求,下命令,然後很多文友都忘記了,自己首先其實是作家,協助推廣文學只是應邀的工作,怎麼有時一下子都成了人家的下屬似的。人家從來只視你為業餘作家,所付酬勞又微薄得可笑,為何你們會把時間心力都用在幫助人家的項目上,還要猜想人家喜不喜歡,受不受歡迎,能不能過關。

這幾年來,我很討厭一談澳門文學就變成談資助,談你的社團有多少錢,他們的社團為何有這麼多。我開始寫作時,澳門的文學環境不是這樣的,我和我的老師是自己出資印刊物。我跟澳門筆會的理事長陶里先生見面時,每次都是談詩,談我今個星期的文章,談最近出版的好書。已故胡曉風伯伯,每次見到我,都是催我交稿給他的《湖畔》。我懷念那個年代的文學氣氛,但如今,社會富裕了,很多事情,都變得不那麼可親,不那麼有趣,不那麼文學了。
最近我積極地寫小說,一篇接一篇地寫短篇,很想重拾當年寫作的樂趣,我想,一個作者首先要處理好自己的創作,再有額外的精力才去理會文學發展的事情,那樣才比較合理。特別是當澳門文學言必談資助,事必講活動之時,我更希望回到創作的原點,我需要說的話,都反映在作品之上,我真正需要的活動,就是書寫,我與我的讀者,應透過作品來交流。我喜歡這樣的自己多一點。也許,當每個作者都有更多好作品,當大家的作品都能感動更多人,澳門文學,才會真正成形,而不是,一些虛妄的想像。
#發現自己真心膠 #時間用在有用的地方 #唔好本末倒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