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14日 星期二

成敗


即使孩子仍是嬰兒,但不少新手父母已經自願或被逼想像子女的未來,總會有人向你追問關於教育孩子的理念或手段,當你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和盤托出後,對方往往又會跟你分享一大堆聽回來的經驗,他們甚至會試圖說服你要依循主流方向教導孩子,似乎只有隨波逐流才可令人放心。

這個世界實在有太多人喜歡對人家養兒育女的事情指指點點,有些家長又太容易受人影響,所以老是自尋煩惱:我不希望孩子飲用營養不夠好的奶粉;我不想帶孩子去看知名度不高的醫生;我擔心孩子現時的發育狀況比不上其他小朋友;我絕對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任何事情都可以精益求精,所有意見都可以有相反意見。問題是,社會上有太多父母只喜歡模仿其他父母,跟隨旁人的做法,複製別人的經驗,他們往往對教養的事情毫無想法,這很容易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為了追求他人的認同,錯失了參與形塑子女性格特質的時機,甚至不自覺地埋下兩代之間不必要的怨恨。

我見過不少為孩子的事過度緊張的父母,他們會努力為孩子設置(他們以為)無菌的生活環境;他們會為孩子提供最好的玩具和食物(並且要公告天下);他們稍有餘暇即會在網上瀏覽別人照顧孩子的最新資訊;他們早已為孩子準備了從托兒所到大學畢業的長遠學習計劃(當然也附有相關的儲蓄和保險計劃);他們誓要令孩子在起跑線上遠遠超越其他人;他們有時會就上述各種事宜與我分享經驗,看得出他們都很想得到別人的羨慕或妒忌,但面對他們的積極主動,我總感到不對勁。

老是把孩子的成敗看成自己的成敗,也許並非明智之舉,這不但令自己的生活壓力大為加重,更限制了孩子的發展空間,弄得不好更會扼殺子女的真正天份。況且有些父母及其朋友都以功利的角度看世界,把錢看得比生命還大,以這樣的方向教導孩子,小朋友將來怎會勇於與別不同。

孩子還小,實在不必看重成敗。子女都是獨立的個體,並非父母的附屬品,陪伴他們活出自己的個性,將來放手讓他們飛,孩子才會感謝你。

(育嬰密語 七)   刊於2013年5月8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