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6日 星期三

舞動詩意




微涼秋夜,圖書館裏,她們在跳舞唸詩,我們在旁觀,或者說,我們在神遊物外,她們是彼岸的意象。

石頭公社的音樂詩歌舞蹈劇場《影落此城》上周在何東圖書館演出,舞者在幽深的院落翩翩起舞,配合詩意流動的音樂和燈光效果,演繹前輩詩人玉文的詩歌和散文,觀眾像隨著舞動的文字緩緩前行,似是在圖書館的不同角落欣賞舞蹈,又似是以另一個角度進入詩人構築的感性天地,這種感覺相當奇妙。

向來以閱讀的方式理解玉文的作品,儘管《影落此城》把這些文字化成舞步,但我還是不自覺地努力傾聽舞者的朗讀,繼而感受眼前的聲光舞影,對比由文字而生的想像,看似直接的觀賞變成曲折的心路歷程。我不知其他觀眾會否需要這樣轉折的理解,但在這解讀的過程中,我看到的是詩之外、舞之外的生活與生存,傷痛與喜悅,低調地憤怒,沈澱成愛和希望。

表演開始於圖書館的前院,觀眾也隨不同的場次進入中庭、天台和後院,演出依環境而創作,古老的圖書館成了劇場演出的重要元素。記得求學時代我常在何東圖書館流連,借書還書,翻閱報刊,稿紙塗鴉,那時我根本看不到這建築物的景致,只想到要多讀幾本書,多寫幾頁稿,多說幾句討好女生的話。也許那時我只願意看到自己,然後在這麼一個晚上,我夜訪舊地,追隨年輕的舞者挖掘他人的文字,默想自己和圖書館的變化,現在我終於看得見這所建築的美妙風景了。在黑壓壓的人群中張望,回溯的又豈止詩與現實的牽繫,我似乎在獨自編制出另一組劇情。

玉文的作品展現非常的日常,冷靜地關注,溫婉而深沉,令人低迴不已。是次演出的另一重點是同步推出了她的詩與散文合集《場刊以外》,收入詩人主要作品,限量發行,每本編號,值得文學愛好者珍藏。

微涼秋夜,明月之下,她們在舞動詩意,我們與文字糾纏,或者說,這些文字反映我們對本土生活的感情,她們則把感情昇華成詩。

(刊於2012年9月26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故意得罪人

在澳門生活多年,我當然明白這小城人際關係千絲萬縷,做人處事圓融一點,會比較“吃得開”。但社會經驗夠多之後,又會發現所謂“吃得開”,不一定是吃好東西,有時還包括吃力、吃苦、吃悶棍。所以我一早就選擇了不吃這一套,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得罪人,而且不是不小心出差錯,而是故意安排,刻意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