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1日 星期一

十六年後,可否重會?



中學時期習慣了每逢新年與幾位同學去食齋,以前指定去氹仔菩提園,近年改在不同的素食店,但這個活動多年未變,幾個中學時最要好的同學一年最少見一次,都算是保持聯絡了。

今年食齋,大家談到畢業了十六年(楊過同小龍女都係分開了十六年,而十六年其實眨眼就過了),也談到已有多年沒有試過齊人的聚會,突然大家都有意來一次叫齊所有同學出來見見面的活動。

記得中學畢業第二年,我這幾個同學曾經發動過全班同學在新馬路那家叫“華樂園”的西餐廳辦過一次聚會,印象中有九成同學都來了,這些年來,一直會以為會再有機會見面的,一定會有人再約的,如是者年復一年,畢業之後大家就走上了不同的軌道,見面少了,不聯絡了,有些同學,即使你知道他沒有離開澳門,但也真的會失散的。

中學年代我曾經跟很多人是好朋友,有些人會對我無所不談,有些人曾與我形影不離,有些人其實跟我青梅竹馬由幼稚園到讀完中學都在同一個班上,但這些人,都跑到哪兒去呢?為什麼這些人都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了?是我對他們太冷漠,還是我的存在對他們太不重要呢?

今年食齋的時候,大家談這個大計談得興高采烈,事在必行似的,還分別準備找其他同學來幫忙聯絡。坦白講,我對這件事真的半信半疑,十六年後,搞一個同學聚會,還有人會來嗎?我們真的搞得成嗎?但如果沒有人搞,就可能一世都唔會再搞了,咁不如我信會搞得成,我信會有人想見大家啦!

我為這件事略盡綿力的地方如下:

澳門聖公會蔡高中學力社1991年畢業的同學,毅班有幾個人想搞全班同學聚會,見字而又有興趣的請與我聯繫:silencemo@yahoo.com.hk

另外,王立文同學,妳借我的張大春“公寓導遊”和“少年大頭春的生活周記”二書已在我家超過十六年,書應該還給妳,妳應該來見見我,某年在某酒吧見過一面就失了音訊,這些年來再沒有人說我讀書無品味,如果在人海之中執得返妳,我會幾開心的。

十六年後,可否再會,這種事,從來都是靠天意的。




4 則留言:

  1. 面對工作及家庭, 時間已經越來越少....

    要累積多少年才能有大家一聚的機會...

    回覆刪除
  2. 我都唔明白,其實澳門咁細,見過面有幾難呢,不過同學仔過了一個階段,又真的會成為陌路人的.

    回覆刪除
  3. 我和一班中學同學五前年辦了一個"畢業十年"的聚會,約有半班同學出席。 今年, 會再續辦"畢業十五年"的聚會。只要大家有心聚頭, 一定有機會的!

    回覆刪除
  4. Anonymous:
    祝聚會成功,有時這些事,真的講緣份呀!

    回覆刪除

溫馨的錯覺

朋友與我經常會見面,因為過於熟悉,反而不會像初相識般仔細打量,看得清楚。某日談到一次不幸的遭遇,他說得很慢,也有點生氣,我默默聆聽之餘,也有機會認真看看他的臉,這才發覺朋友其實老了,皺紋也增添不少,早已不再是我所熟悉的孩子臉。然而,無論再過多少年,朋友在我心中大概還是年輕時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