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長的歷程中,我這一代時常被形容為幸運。相比於我們父母,生於70年代的人應該不會有太明顯的貧窮記憶,這一代人普遍不必等人救濟過生活,也很少有父母會為了生計問題而把子女賣給有錢人。我們即使不是生長在富有的家庭,也不會像我們的家長般與生俱來擁有憂患意識,我們始終不是戰後的一代,也未經歷過“一二.三”事件,除非在愛國學校讀書,否則我們很少機會了解家國觀念,因此對於在澳門長大,我們感到很樂觀,也很安全。
說起來很慚愧,我最初對於“中國人”這個概念的認識和好奇,完全來自一位極受歡迎的香港電視劇人物:《網中人》的阿燦。我這一代“港澳同胞”現在可能忘記了,也可能不想提起大家的生命中有過這麼一個深入民心的電視劇角色,這個空前成功的人物承載了千千萬萬同胞的共同形象,也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網中人》播出之後,來自大陸的人等同“阿燦”,當時一些港澳人要侮辱別人,也會罵人家是“阿燦”。
阿燦一般貧窮,沒有見識,跟不上社會步伐,當時我約略明白港澳人跟阿燦的分別,作為一個不知道文革和改革開放為何物的小朋友,我當然不會了解港澳人為何會這麼有優越感,為何阿燦們的命運如此悲慘。我想,我們都是中國人啊!為什麼會這樣區分?沒多久我們身邊就來了很多阿燦。在80年代初來澳的新移民都會明白什麼是阿燦式的歧視。《網中人》對我來說是一個時代的分水嶺,在這之前,澳門只有澳門人,在這之後,阿燦的時代正式來臨。這種想法當然政治不正確而且膚淺得可憐,但那時我只有幾歲,我想背景跟我差不多的朋友都有這樣粗淺的印象吧!今天我們當然明白阿燦們當年除了來“搶飯碗”,也是來建設的,當時的新移民與本地人在那個大時代中漸漸磨合,共同努力,才造就我這一代人和平富裕的成長環境。
我想說的其實是我們這一代並非生於什麼都沒有發生的地方,澳門也從來不是平靜如水。至少在我們成長的時刻,見證了此間由“澳門街”變成一個“城市”的過程,驚天動地的轉變跟我們擦身而過,我們也許出於幸運,也許因為地處邊緣,不必即時反應,但我們還是會被大潮流影響,變動早已出現。我們上一代人自我膨脹的優越感,到我們這一代長大成人後已蕩然無存。(澳門:想像與現實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