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之中,我這一代澳門人聽得最多的第一個數字是1997,然後才是1999。幾年前黃子華在其棟篤笑表演中指出,香港人面對97,很會化被動為主動,八十年代,他們習慣說中國將會“收回”香港,當時的人呼天搶地,甚至出現移民潮。到了接近97的那幾年,人們已經改變了態度,這時候是香港“回歸”祖國懷抱,一個詞彙的變化,看出了人心的微妙改變。可惜澳門沒有像黃子華這樣的表演家,我們可能根本不把這類問題想成問題,然而,我這一代澳門人真的一出生就那麼堅定地政治正確嗎?抑或是我們根本沒有表達心聲的空間,和能力。
2006年的澳門會把自己定位為國際城市,但我相信二十年前的澳門人絕對想像不到澳門會發展成今時今日的模樣。之所以這樣說,全因回想起我們上一輩對我們的栽培,只是因循一種前現代的、封閉式的手段,可以說整個社會都沒有現代化、制度化的遠見,更不要說整個城市的長遠規劃。一切,都只能見一步行一步。
我這一代人體會最深的就是中學畢業考慮是升學還是投入勞動市場的時刻,我們都知道最佳的機會肯定會留給有“特別關係”的人,我們的家人也會用各種特別方式去為我們拉關係,報讀大學要問是否朝中有人,考公職要問是否朝中有人,應徵到私人企業也會先打探是否朝中有人,有時連有病看醫生也要先考慮自己在哪家醫院朝中有人,總之,這是一個只有關係,沒有公平的社會,我們自幼就被逼接受關係越多機會越多的現實,卻又沒有能力道出當中的不妥,只能默默的接受,這就是澳門人和澳門的特色了。
在這些每天都發生在我們生活上的小事中,我這一代澳門人對於何謂人治,何謂法治自然心裡有數,而從另一個角度看,在這種事事講關係,處處論出身的社會風氣中,也反證了澳門人對自己欠缺信心(多講關係,少講制度,自己人萬事好商量,不是自己人就可以放心留難),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人情交易(既是權力的支配,也是利益的輸送,越多人欠自己人情,權力會累積成勢力),過去沒有人認為這些觀念有不妥之處,總有人認為這些就是優良的傳統。可是,我這一代人既活在傳統的陰影下,也得面對前所未見天翻地覆的變化之局,所有三字頭的澳門人啊!你們現在擁有的是優越感,還是無力感?(澳門:想像與現實之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