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問,什麼是澳門的特色,我這一代的澳門人會如何回答?
我們的博彩業值得我們自豪嗎?我們的文化遺產應否算是我們的特色?我們認同這城市的多元文化並存嗎?但又有多少澳門人真的了解什麼是中國文化,什麼是葡萄牙文化?我們的歷史該從什麼時候講起,你覺得從葡萄牙人來澳那一年還是從一九九九年開始講比較方便?而更重要的問題是,澳門的歷史,有什麼值得講,有哪一段是人人皆知,非要向外地人介紹不可的?我們有自己的文化,可是澳門的文化不見得是大家都認識的。你會如何向一位外國朋友介紹澳門的音樂、文學、戲劇、建築、藝術發展情況?我們該怎樣說明才算妥當?我們很難搞清楚的問題其實是:澳門人如何看澳門,澳門人有什麼共同經歷、集體回憶,澳門人如何認識澳門、感受澳門?澳門的特色鮮明嗎?澳門對外宣傳的口號說這地方“就是與別不同”,這句話其實很可以道出當下許多澳門人心中的疑問:我們跟誰不同了?不同的具體內容是什麼?為什麼會與別不同?這些不同之處我們看得見嗎?外人又看得見嗎?既然與別不同是我們的特色,可不可以明確的把這種特色寫出來,說出口,讓全世界,包括澳門人自己容易接收?
澳門表面上什麼也不欠缺,但大家心底裡還是覺得其他地方一定比我們強,祖國的奶水特別好喝,外國的月亮特別圓,香港人的步伐特別快,澳門呢,就只剩下與別不同了。澳門人看澳門,不一定都看到最準確的情況,更不一定能看出真實的一面,如果參考外地人對澳門的看法,澳門人又會有什麼感想?我這一代人的成長時期,澳門仍然寂寂無聞,好像澳門只存在於一個隱閉的地方,其他人都看不見我們似的。在一些港產電影中,黑幫大佬在香港失勢就跑來澳門避難,男主角總有一個表妹之類的人物住在澳門,電影中的澳門其實走不出舊城區的那幾條街,永遠要拍攝大三巴以示到此一遊。有時候在一些所謂賭博電影中,澳門龍蛇混雜,有許多賭博高手,香港來的老千或英雄偏偏會在此地打抱不平,在賭局中戰勝澳門的土豪惡霸。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看過很多這樣的電影,當時我總是疑惑,電影中的澳門就是我們看得見的澳門嗎?為什麼香港人會這樣看我們的?(澳門:想像與現實之七)
2006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溫馨的錯覺
朋友與我經常會見面,因為過於熟悉,反而不會像初相識般仔細打量,看得清楚。某日談到一次不幸的遭遇,他說得很慢,也有點生氣,我默默聆聽之餘,也有機會認真看看他的臉,這才發覺朋友其實老了,皺紋也增添不少,早已不再是我所熟悉的孩子臉。然而,無論再過多少年,朋友在我心中大概還是年輕時的模樣...
.jpeg)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你好,從google上面搜尋"澳門人 集體回憶",我搜到你的文章,還搜到一些澳門人寫的關於澳門的文章,我也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澳門人,看見澳門近年來的急速變化,心裡有著不少感想,其中尤其懷念過去的環境,與世無爭的澳門,我想以前的"就是與別不同",跟現在的"就是與別不同",己經有別了,我所指的不是指由澳門的大三巴到世界遺產的這種變化,是澳門人的集體回憶,貼身的改變,我是一個25歲的小伙子,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銀行職員,可能擁有的不多,所以覺得關於澳門過去的回憶和感受是我珍貴的財富,我想很多澳門人也一樣,但澳門卻沒有一個好的渠道去讓我門去分享這些財富,所以我在這段時間有一個想法,能不能成立一個社團又或者一個組織去讓我們去分享這些財富呢?而且,我想,這些財富的聚集能讓我們有更大的凝聚力,可能還可以為澳門的發展作出一些貢獻。看到你的文章,我想你可以為我的想法提出一些意見,能做個朋友嗎??我姓李,msn#:luckyroy@hotmail.com
回覆刪除e-mail : roypostbox@gmail.com
Roy:
回覆刪除非常抱歉,我居然到現在才看到你的留言,十分對不起,當日沒有即時回應,事隔一年,不知你是否仍有瀏覽這個地方,如果你留意到我的回應,我想我們已經交流無阻了,再次為我的大意而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