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5日 星期三

迷信專家

某年到醫院定期檢驗身體,完成既定程序後,循例要聽醫生解釋報告。當時醫生勸告我要注意體重,多做運動。我當然虛心受教,但這次身體檢查對我思想衝擊實在非同小可,因為這位苦口婆心勸我減肥的醫生,體型比我還龐大很多很多,他拿著我的驗身報告說我再不減肥就會有這樣那樣的病症時,我卻一面忍笑,一面在想:如果真的那麼迫切,你自己為什麼不減呢?
我知道那位醫生的專業意見句句屬實,而我已為個人的減肥事業奮鬥了數十年,沒有可能不知道太肥就要減的道理,問題是,如何減?怎樣持續下去?這些細節跟當事人的體質、職業、家庭等因素息息相關,我深信每一位胖子都有過馬上減肥的決心,但人總有自己的困難和局限,〝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是旁人難以洞察的。
經此一役,我對所謂專家意見,往往很有戒心,總是希望他們多說一點細節和具體建議,但社會上的確有很多專家學者都很像那位本身很肥但要勸人減肥的醫生,他們只能協助大家總結情況,給予現階段的表面意見,而很多比減肥更複雜的社會議題,只有理論而未見實踐的專家意見有時會顯得很多餘,甚至根本沒有可行性,不過是聊備一格的紙上談兵吧!但如何實施,細節怎樣安排,遇到排斥反抗誰可處理?專家們卻是不必理會的。
總有些人會以為聘用一些專家來提意見,就可以讓大家忘記自己先前的過錯,只要事事都捧出專家的招牌,就能自動解決所有問題。這種依賴心理,表面看來很理智,想深一層很可悲,當一些人連自己負責的事情都搞不清楚狀況,卻要大家相信從象牙塔內請出來的專家,這跟古代那些迷信的漁村村民,遇事即找巫師作法趨吉避凶然後聽天由命有何分別?
無論如何,專家的意見,只可作參考,不能視為真理,也不可能代替臨場的判斷。處理複雜的問題也許和減肥一樣,外人一定會意見多多,但真正落實只能靠自己的耐性和努力,旁人是無法代勞的。
(刊於2018年4月25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一寂之地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