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王城如海

讀徐則臣的《王城如海》,驚訝的不在於很多篇幅寫北京的霧霾,不在於正面提及八九年春夏之交的風波,也不在於海歸知識分子、保姆、快遞員、向上爬的大學生之間的飄泊無根之感。其實這本書最令我驚訝的是有很多出賣別人或出賣自己的描述,故事的關鍵之處都離不開告密,為了證明自己而加害別人,年輕人既想巴結有身分地位的人但心中又充滿妒忌,這本小說也許能道出當代中國很多人的精神狀況:他們多少做過一點對不起人的事,心中有陰霾,經常想懺悔,老是在尋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園但似乎一直都找不到。作者傾力寫出所謂「北漂」的苦況,不過結局的安排略嫌草率,似乎沒有好好回應之前複雜的開局。雖然整本書寫得很流暢,但讀到結局我實在有點不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正常與失常

讀韓麗珠的《裸山》,不自覺地放慢速度,因為必然會感覺到,文字流露的寧靜,以及痛。 我覺得這必然是近年其中一本很重要的華文長篇小說,作者用心書寫對很多人來說已經不知如何再說下去的故事。〝這是關於揭露的勇氣〞、〝考驗自己真誠與否的勇氣〞。 很喜歡小說的男主角被打瞎了一隻眼的設定,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