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學問怎麼問


相信任何有教學或公開演講經驗的朋友,都有一個共同印象:澳門人,既不喜歡答問題,更不懂得發問,所以一旦在講解過程中涉及到〝問題〞,聽眾就會變得很拘謹,低下頭來,不想跟主講者有眼神接觸,害怕被提問,也不想發問。對自己有要求的講者,遇上這樣的受眾,不免會有點挫折感。

不喜歡發問,不知如何問問題,相信跟人們自幼接受的教育方式有關。很少人留意到我們的教育和成長環境都明示暗示學生要順從、聽話、死記硬背標準答案以討好師長,並不鼓勵下一代多元思考,更害怕他們提出一些有助改變現狀的疑問,於是成年人有意無意間就會打壓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令一代又一代的學生潛移默化,對於權威意見和標準答案,不要問,只要信,不要多想,只能接受,否則就會不合格、被指責、遭排擠,然後孩子們成長後都失去了發問的能力,均變成合格的普通人,不知是可喜還是可悲。

其實好奇和發問是智慧產生的初階,也能推動個人進步,發揮創意,想辦法解決問題。但當老師因擔心學生將來考試會吃虧,不許他們回答既定標準以外的內容,讓孩子的識見和能力都處於〝可控〞範圍之內,結果是很多人自幼便習慣了做個〝沒有問題〞的人。畢業之後,他們在人生路上遇到困難便會束手無策,無論學歷有多高,都會感到自己無知無助(因為追求的是學位而非學問呀)。然後事無大小都希望得到政府或相關機構人士代為籌謀,務求不必多想,不必多問,假裝沒有意見,讓其他人都覺得安心,更重要的是期望需要傷腦筋的事情都由他人代為處理,這樣他們就可以快樂地享受〝甘於平淡〞的生活。

有些人以為自己很有學問,但連一個有水平的問題都問不出,終生沒有學會發問的技巧和精神,人家講什麼,他們就信什麼;電視新聞怎如何吹噓形容,他們便如何向親友覆述分享;知名人士說幾句廢話,他們亦照單全收。在這種平庸得殘忍的氛圍下,一切問題,都被假裝成沒有問題,但身受其害的人,會認為有一種幸福,叫知足常樂。〝我沒有問題〞他們如是說。


 (刊於2016年1月1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