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盡量堅持


.
七月某個燠熱的下午,我在整理作者投稿,準備構思下一期《澳門筆匯》的專題時,數算一下期數,才後知後覺的發現,原來這本文學雜誌,將會迎來她的第五十期。

五十期,以文學雜誌而言,不算是很輝煌的數字,人們甚至會誤會這是一本很年輕的雜誌。但其實《澳門筆匯》創刊於一九八九年六月,直至現在,她仍是本澳最具代表性的文學雜誌。

我大約於一九九七年加入澳門筆會,並開始協助《筆匯》工作,因為與當時主編《筆匯》的陶里先生是在同一間學校服務的同事,他很樂意給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一些見識文學或認識文友的機會,其實在他的推動下,當時《筆匯》的工作是很順利的,來稿很多,創作風氣很盛,製作上有張兆全先生當美編,雜誌的封面多採用濠江中學美術老師的畫作,我們幾個掛執行編輯名義的小朋友,其實只是協助校對或打字,我那時眼光有限,總以為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後來,陶里先生移民外國,《筆匯》有很長一段時間由湯梅笑、黃文輝、廖子馨、錢浩程、水月、賀綾聲等文友輪流編輯,我當時已經加入了成立不久的年輕人雜誌《新生代》,幹著比《澳門筆匯》好玩很多的事情,加上公事繁忙,所以在二OO二年至二OO九年之間,我已經很少參與《筆匯》的編務,只是有求必應的供稿。我在《筆匯》發表過很多小說,遙遠觀望她在社會急促發展之下所面對的種種營運困難:資金不足、人手不足、有才華的作者都各自發展專業或出國求學、有限的工作人員尚要應付自身正職及其他文學活動如籌組澳門文學獎的工作壓力,那種艱辛,外界是難以明白的。

O八至一一年之間,我因轉換了工作,業務不似以前繁重,偶然會擔任一期《筆匯》的編輯,當時我看到的一個現象是老作者不願寫,仍在壯年的作者沒時間寫,新人又覺得無法出頭所以不敢寫,於是我嘗試利用網絡徵稿,組織小說專輯,鼓勵新作者寫作,為的是應對三催四請也難以請人交稿的局面。近年我投放更多時間在《筆匯》,原因實在奇怪:.大家都太忙,似乎沒有人願意抽空來做;二.我仍然相信實體文學雜誌有其存在意義。今年我們爭取把《澳門筆匯》由每年出版兩期增至四期,坦白說是一件任性的事,我把工作量提升了百分之一百,但換個角度看,唯有定期出版,擴大宣傳,才可匯聚人氣,凝聚力量,發揮文學雜誌應有的功能。

.
過去幾年參與《筆匯》的過程中,不時有文友跟我討論應否改成網上版,是否可以加強澳門文學的宣傳,特別是到中學去宣傳,可不可以加強美術設計和加添彩頁(因為《新生代》雜誌也有很多彩頁啊!)

文友的意見,出發點肯定是好的,我相信大家心中對《筆匯》實在有很多期許,可是在執行工作的層面,我們真的有很多事情需要考慮,先談改成網上版的問題吧,提出這意見的文友都知道實體雜誌印刷費用不便宜、倉存及運送成本也很高,而且年輕一代的確凡事先看網絡,今時今日,《筆匯》仍然是實體雜誌,仍然有編輯把關(而不是公開園地任由大家隨意張貼稿子),這對很多成長於網絡世代的文友來說實在不可思議。然而,《筆匯》的定位是文學雜誌,而且早在網絡流行之前已經存在,同時她的任務對內是澳門中文作家發表作品的園地,對外是推廣澳門文學的一扇窗子,所以我們的工作跟文友所期許的網上版有著本質上的差別。其實為著順應潮流,近年我們開設了澳門筆會的臉書專頁,也大力加強與作者讀者在網上的互動交流,但作為澳門目前最資深的民辦實體文學雜誌,在當前文學作品發表園地漸見萎縮的環境下,尚可供作家發表過萬字作品且堅持支付稿費的《澳門筆匯》有責任繼續出版,而且應該爭取辦得更好。

關於加強宣傳,其實幾年前筆會參與過一些作家到校園推廣的活動,一般是組織一兩位作家到學校演講,或者小範圍的向學校寫作組的同學分享創作心得。據我所知,澳門作家參與澳門文學的宣傳工作,其實從未停止,每年的書展、文學節、各類官方舉辦的文學座談、各人的新書發佈會上,都會有作家親身宣傳,問題是,所謂文學宣傳,何謂足夠?要達到什麼效果才算合理?過去有很多朋友會誤以為文學是大眾的東西,總覺得澳門文學應該像歌星影星那樣人所共知才算是成功。這樣的想法,看似相當合理,但真的實行起來,其實不太實際。我們必需承認,文學畢竟是小眾的事情,儘管澳門作家並沒有特別低調,澳門幾乎每個月都有公開的文學活動,在報章有宣傳,在網上有推廣,在《筆匯》有報導,近年一些比賽如澳門文學獎甚至會在廣播電台播出廣告,可是大家仍然會覺得宣傳不足,所以真正的問題也許不是宣傳是否足夠,而是在於人們對文學有多在乎,有多尊重,有多願意認知。

《筆匯》當然有責任推廣澳門文學,但她的主要推廣方式是刊出有一定水準的文學作品,鼓勵新進作者創作和投稿,讓海外對澳門文學感興趣的學者和讀者透過《筆匯》了解澳門文學的情況。文學雜誌作為一個面向公眾的媒體,當然有其社會責任和功能,我們也在逐步提升專輯和專欄的互動性,加強讀者的參與感。至於文友不時期待的辦活動,組織講座,邀請作家到校園推廣等事宜,其實有澳門筆會及其他文學合作伙伴都會持續安排,而且依目前的發展狀況,文學活動只會越辦越多,澳門作家為文學宣傳所付出的時間,相信只會增多而不會減少。

另外值得說明的是《筆匯》的工作流程和美術設計,過去有不少讀者及筆會的成員都喜歡用《新生代》與《筆匯》作比較,也許因為《新生代》是本澳另一本貼近大眾的刊物,也許因為該刊的主事人與《筆匯》關係密切,也許澳門不少文學青年都覺得《新生代》是辦得比較成功的雜誌。於是大家會希望《筆匯》像《新生代》一般組織一些學生參與,每周開會,搞些名人訪問,聘請專業的平面設計人才強化美術設計,定期有宣傳及銷書活動等等,面對一系列良好的願望,我身為《新生代》的創刊編輯及《筆匯》的現任編輯,真的百感交雜。

其實在我開始加入《筆匯》工作時,已經明確知道《筆匯》不可能成為另一本《新生代》,因為出發點不同,組織結構不同,兩者便不可能產出相同的東西:《筆匯》是文學雜誌,主力是刊載澳門作家的創作,《新生代》是綜合月刊,就社會議題及文化議題進行深度採訪;《筆匯》的讀者首先是澳門的作者及文學愛好者,《新生代》的讀者對象包羅各界人士;《筆匯》的美術工作,以目前的資源,只能由一位朋友兼任,《新生代》則既有攝影師又有美術編輯,而且還有固定的專欄作家和插畫師。我當然明白大家都希望《筆匯》能得到更多支持,取得更好成績,但實際情況是我們一直以有限的資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有時候我想,文學刊物的可愛正在於不必迎合大眾,也不必刻意去競爭,可以時而偏鋒,時而深沉,時而風花雪月,時而憂國憂民,可以敝帚自珍,更可以自得其樂。

.
回想當年初次在《筆匯》發表作品,心情相當激動,收到稿費時更是欣喜。其實我一直懷念那個階段的簡單快樂。

澳門的作家當中不乏可愛可親有學問有智慧的人物,但澳門的各種社團活動和生活方式似乎把大家都逼得太緊,作家們有的忙於工作,有的要照顧家庭,有的已經發展出其他興趣,我有時會想,如果我們能把《筆匯》辦得活潑一點,親切一點,開放一點,是否有可能促使大家在百忙之中多寫多發表,讓近乎苟且偷安的澳門文學可以挽回一些陣地,至少,不要存在得像裝飾品一樣外強中乾。

在我的理想中,文學雜誌不止是供人發表作品那麼簡單,她更應該具備一種魅力,一方面是鼓勵大家善用表達自由,另一方面是匯聚更多志同道合的人,讓大家一起為這個城市的文學發展付出努力。過去幾期我在《筆匯》滲入的實驗性操作方式,其實只是一些很初步的探索,其實我們距離理想的階段仍然很遠很遠,但正因看到路阻且長,我才感到有必要盡量堅持,吸納更多有志同行的朋友,令文學這件事在澳門變得更有趣。


 (刊於2014年10月出版之澳門筆匯第50期)

2 則留言:

  1. 說得真好。好多人用本書嘅銷量黎評定一本書好壞,用銷量黎選擇讀物,個人覺得澳門有不少寫手都未搞清楚什麼是文學。

    回覆刪除
    回覆
    1. 其實,一本正常出版的文學雜誌,至少可以令書寫的人不至感到孤單。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