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會想起她。在某些忙得透不過氣來的日子,或者完成一些小小的目標時,總會不自覺地想到,這個周末,應該可以抽時間去探她了,甚至想帶她去飲茶。有時候,會誤以為自己曾把女兒帶到她的舊居,想像她也像愛護我一樣愛護我女兒。
然後突然驚覺,她已經不在了,我已經有兩年多沒見過她了,我的女兒其實從未見過她,那些想像,不過是思念吧!
她是我的外婆,多年來我習慣了她的關懷,她的離開讓我明白衰老及死亡是怎樣一回事,即使身體健康,但人始終會老,肉身總有一天會面臨衰竭,家人縱有百般不情願,最後的結果卻是無法改變的。
我當然明白身體會腐朽,儘管不肯定靈魂是否會不滅,但至少能認定慈祥的老人必會永遠活在家人的記憶中,這也是我們唯一可以跟死亡討價還價的事情了。珍惜跟家人在人世的相遇,其實並非高深的事,彼此緣份一場,在生活上多幫對方設想,留個好印象,無論將來誰先走,在生的人較易在記憶中跟逝者相逢。
最近我經常會搭巴士,不知是乘車優惠的鼓勵還是我們的社會已經步入人口老化的階段,我發現巴士上總是有很多老人,他們上車下車時動作遲緩,常令年輕人看不慣,他們往往搞不清隨時會變的巴士路線,總是囉唆地詢問司機,讓個別欠缺耐心的司機感到不耐煩,他們遇見年齡相若的友人便會交流彼此在衛生中心接受治療的情況,看來社區的配套未必能跟得上人口老化的速度,有時我會不安好心地想到,這些長者及其家人都準備好了嗎?
人們總是熱議不著邊際的事情,寧可探討經濟發展,美食資訊,手機功能,獻媚口號,也不關心必然會發生的衰老和死亡問題,甚至視為禁忌,主張絕口不提。很少人有能力及早安排好自己的生理上如何應付體弱多病的日子、心理上如何應對死亡的來臨。很少家人會想到要趁早幫老人家準備最後歲月要面對的事情,於是很多長者只能孤獨地面對老病的威脅和死亡的恐懼,那種遺憾其實可以避免,但太遲著手處理,往往會令彼此都難過。
沒有人可以永遠健康,追求健康之餘,別忘了正視老和死啊!
(刊於2013年3月20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別做傻事
某位長輩喜歡與人分享患病經歷,他曾經歷心血管堵塞,動手術在體內放了支架,又患上糖尿病,所以每日都要食藥,醫生也千叮萬囑請他注意飲食。可是很奇怪,他喜歡以醫生的口吻告誡後輩要定時檢查身體,飲食宜清淡,但他自己卻每日無酒不歡,偏愛肥膩與煎炸的食物,而且經常偷偷吃甜品,像個孩子似的。旁...
.jpeg)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