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奇異旅程的百般滋味



上周在文化中心看了足跡的形體劇場《咖哩骨遊記》,在一段段光怪陸離的「旅途」中思考旅行的意義,探討城市發展對居民生活帶來的衝擊。

導演莫兆忠心懷澳門,善於引導觀眾思考這個規模日大的旅遊城市所面對的種種問題。他在劇中安排了幾位旅客按著「咖哩骨博士」寫下的遊記在「矮人國」旅行,但他們在每一個目的地都發現那個地方已經發生了變化,在一個充滿博物館的國度,旅客找不到自己想看的東西,本地人也不知道有什麼東西可以給別人看,於是他們都不得不在希望與失望之間徘徊,而旅程卻必須繼續。為了發展旅遊業,「矮人國」變成了三個月就要更新一次地圖的地方,但急劇的發展既讓旅客找不到目的地,也令居民對自己的身份日漸模糊,城市究竟為誰而發展?

導演又透過「矮人國」對地標「怪老樹」的「活化」過程,以及年輕的「傻姑娘」對「怪老樹」的保育行動,總結居民生活在「發展就是硬道理」的思維下有多無奈,曾經挺身而出保護「怪老樹」的「傻姑娘」,最後為鏟泥車的主人所騙,被名牌手袋、最新手機及樓宇宣傳單張所迷惑,默許鏟泥車對「怪老樹」為所欲為,陪伴「傻姑娘」成長的「怪老樹」儘管沒有毀滅,但卻被「修剪」成不倫不類的古怪景點。看到這一幕,相信很多觀眾都會百般滋味在心頭,那種無能為力的感覺實在令人痛心。

這齣看似是寓言故事的劇作也不忘回應當下的時事焦點,當劇中人物輕輕提及諮詢工作與居民意見、街道整治的影響及成效、鷺鳥林附近的環境變遷,觀眾的情緒明顯被觸動,看來大家對很多事情並非無知無覺,只是稀奇古怪的狀況出現得太頻繁,人們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咖哩骨遊記》曾先後於上海及台北演出,這齣充滿實驗色彩和本土情懷的劇作上周終於在澳門公演,的確別具意義。散場之後,劇中的傷感片段久久不能散去,有些東西捨棄了便無法找回來,有些事物改變了便難以回復原貌,未來幾年,我們仍然要面臨種種直接影響生活的變化,也許到時這齣戲會捲土重來,奇妙旅程仍在行進。

(刊於2012年6月20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