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3日 星期三
大關機
住在城市的人,總會認為獲得方便是理所當然,永遠覺得自己身在先進地區,可以免除一切麻煩,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如果有一天,全城斷電斷水,所有通訊網絡停頓,政府官員消失無縱,糧食供應完全斷絕,這個城市的人如何生存下去?
這是喬靖夫的小說《香港關機》的情節,故事一開始,號稱「亞洲國際都會」的香港即面臨上述困境,一夜之間由高度繁榮變成恐怖死城,作者寫香港「大關機」之後的各種慘況,探討城市人面對突發災難時的恐懼與失控,更大膽描述幾百萬人被困孤城,求救無門,只能等死的極端情況。
小說設計出看似不可思議,其實隨時有機會發生「大關機」情況,故事像荷里活災難片般多線推進,從而把當下香港人各種生活形態寫得活靈活現,小說發展下去並非只有災難那麼簡單,作者把「大關機」背後的黑暗陰謀寫得峰迴路轉,同時把生還者苦苦掙扎,千方百計求活路的過程寫得相當精彩。
我一面追讀書中人物遇險及求生的情形,一面想像如果災難降臨,過慣了安逸生活,一切資源來都要由外地輸入,毫無應變及野外求生能力城市人究竟可以如何應對?(書中還沒有寫到地震、海嘯、核災難等災難呢!)小說的真正主角,其實是被「關機」了的香港,在作者筆下,這個「國際金融中心」原來可以在極短時間內被徹底邊緣化,還一步一步陷入絕境,書中的香港人一天比一天無助,面對逆境的時候,人們的自私、奸詐、貪婪、分化竟然變本加厲,自相殘殺的事情接連發生,這一切都看似是天方夜譚,但那分明又是寫實風格啊!
讀畢全書,我非常佩服作者選擇為香港寫一本災難小說的創意,而且他寫得像電影那樣緊張刺激,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令小說節奏明快,直指人心的洞察力令小說人物有血有肉。
這本表面上要把香港寫入絕境的小說,骨子裏卻是寫給這城市最真摯的情書,如果不是真心愛一個地方,大概很難會為之巧妙地書寫一則如此沉重的寓言,希望喬靖夫的心意會有更多人收到,在這價值混亂的年代,一個城市實在需要有更多清醒的人。
(刊於2012年5月2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比絕望更絕望
在小城頻繁發生自殺事件的時期,看了入江悠導演、河合優實主演的《那個女孩》,感受到真正恐怖的低層生活情況,這電影不是催人淚下那麼簡單,看到最後除了震撼,還會感受到萬種淒涼,肝腸寸斷。 電影改編自2020年6月《朝日新聞》的一篇報導,講述一名少女自幼遭母親虐待,小學三年班已被逼輟學和...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