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媒體為慶祝其創刊二十年,高舉文學的旗幟,舉辦了一系列名為“第一屆澳門文學節”的活動,單看嘉賓名單,的確星光熠熠,令人期待,可惜上周舉行時安排混亂,宣傳不足,也令不少文學愛好者大為失望。
活動宣傳之初,大會公佈請來享譽國際的小說家蘇童和陳玉慧來澳,前者的名作《妻妾成群》曾被改編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後者的作品《徵婚啟示》既在台灣拍成電影,也啟發了近年的賣座電影《非誠勿擾》,他們兩位(以及其他外地作家)來澳的消息一經公佈,我認識的文藝青年們無不雀躍,大家都準備到場支持,聽取大作家的創作經驗。可惜後來節目表一出,我們都啞口無言,大多數演講活動都安排在辦公時間舉行,那就是說,要上班和上學的人是無法參加了,主辦單位究竟在想什麼呢?
這還不算離奇,據了解,蘇童那場演講本來安排在周五,卻突然改在周四,這樣的臨時改動不但令準備請假來參加的觀眾無所適從,也令堂堂大作家的演講聽眾稀少,當日澳門電視台還以此為新聞,此事無疑令澳門蒙羞,但人家挾澳門文學節之名來敗壞澳門的名聲,我們局外人又可以做些什麼呢?
這次文學節設有一場澳門作家座談其實是後加項目,由於我應邀擔任主持,知情朋友好心提點說大會人員在蘇、陳兩位的演講會上都以出外食飯為由遲到了,出現了嘉賓和觀眾都到了現場,過了開場時間而主人家未到場的怪現象。我最初不以為然,反正活動時間是我們建議的,我和一些文友也在網上做了一定的宣傳,加上我們那場都是本地人,應該可以安排得較好吧!
豈料在我們舉行座談的兩日之前,才發現主辦單位根本沒有理會我們建議的時間,他們把活動安排在周六早上十點這種尷尬時段,並且在沒有通知我們的情況下對外公佈了,於是我們只好硬著頭皮再通知各位參與者。
活動舉行當日,主辦單位的負責人遲到二十分鐘,我與幾位主講者和各位聽眾面面相覷,無可奈何。
文學節的混亂安排,以上只是一麟半爪,這樣的活動在澳門舉行,不但令人激動,而且令人心痛。
(刊於2012年2月8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2012年2月8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溫馨的錯覺
朋友與我經常會見面,因為過於熟悉,反而不會像初相識般仔細打量,看得清楚。某日談到一次不幸的遭遇,他說得很慢,也有點生氣,我默默聆聽之餘,也有機會認真看看他的臉,這才發覺朋友其實老了,皺紋也增添不少,早已不再是我所熟悉的孩子臉。然而,無論再過多少年,朋友在我心中大概還是年輕時的模樣...
.jpeg)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