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看了Michael Haneke導演的The White Ribbon(港譯白色恐懼/台譯白色緞帶),一如以前看他的每部戲,總是覺得很震撼,還有就是很不開心。
影片以黑白拍攝,導演強調他認為那個時代的一切都應該是黑白的。故事講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一個偏遠村莊發生的連串怪事。
我對影片的震撼,當然是導演對暴力和虐待的處理,他不會直接拍出來的,他喜歡用暗示,或者讓觀眾看到一小部份,但依著一點線索,觀眾自己的想像,其實比看到全個過程更恐怖。同時他也善於在不經意的地方描寫人物的陰暗面,有時一句說話,一個反應,都足以讓我愕然,原來最恐怖的地方在於某些時候的真情流露。
談Michael Haneke的電影很難不透露劇情,因為他設計的劇情通常都不易理解,以下是我的解讀,跟我看過他多部電影有關,也跟我是澳門人有關,要不要看下去,閣下自己衡量吧!
電影中的村莊,由男爵的家族把持,大量農民都仰賴男爵提供的耕地和工作過活。當然,男爵一家可以過著高人一等的生活,其他人則長期受壓抑。電影明顯在描寫一個父權社會,當中主要角色是牧師、醫生、管家和教師,他們的身份明顯決定了角色的功能。電影的真正主角是村中的小孩,他們一方面要接受成年人的教導,做真誠的人,做正直的人,可是另一方面,這群小孩也得接受大人暗地裏的殘暴和虐待(這是沒有拍出來的)。
村莊的成年人把事物看成非黑即白(真的配合黑白的畫面),一旦小孩不依他們的想法行事,他們就會大為反感和震怒,並對小孩施以不同程度的懲罰。問題是大人本身的生活其實也千瘡百孔,他們為了維持利益或在村莊中的身份地位,刻意把許多問題都視而不見,甚至刻意歪曲事實。於是,小孩們的黑白觀念都顛倒了,在這個充滿壓抑、妒忌與仇恨的小地方內,他們既無處可逃也無法宣洩。
影片之中,在教師的追查之下,村中發生的虐待事件有望找到真兇,他暗示大家找來找去都找不到的兇手,正是那班看似天真無邪的小孩,可是在牧師的壓制之下,他的追查也不了了之。故事的結局是村莊的人得悉大戰快將爆發,他們都知道戰爭會令一切改變,結局一幕,稍一不慎就會錯過,村民在大戰前於教堂聚會,我們會看到,那班小孩在教堂所站的位置,已經凌架在大人之上,他們高高在上的唱起歌來,教堂內的進度已經由他們主宰,這個訊息安排得很巧妙,一切盡在不言中。
觀眾當然知道村莊大概就是當時社會的縮影,階級分明,表裡不一,公正不張,於是所有問題暗暗埋藏在人的心中,影片很明顯暗示村中那班小孩長大之後就會參軍,我們無法數得清電影中究竟出現過多少孩子,也許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那些孩子都面對同樣的問題。後來這個國家就發起兩次世界大戰,納粹德軍更幹下驚天惡行。但我想說的是,故事中的村莊其實似曾相識,故事中小孩遇到的困境其實沒有停止,當然那些恐怖也並不陌生,這樣看來,此片並不是為了表達一個故事,我覺得導演這一次是有警世意義的。
導演終於挑戰題旨宏大的題材,並且在拍過法國片和英語片之後再拍德語電影,製作亦較前作更大規模,據說那些村民和孩子都在歐洲多個國家的村莊招募而來,他也強調故事中的一切鄉村背景和儀式都是經過認真考證的。但今次他的表達方式略嫌太含蓄太艱深,坦白說,這並不是一部容易看得明白的電影,而且導演設計的不少謎題都不一定提供答案,這對很多觀眾來就是不可接受的,不過,我向來是Michael Haneke的死硬粉絲,他的電影即使很悶我也會看出趣味,只是每回看完戲的不開心會久久不散,而且我只會一個人看他的電影,家人都不會陪我看,因此那種不開心,會更持久,入心入肺。
延伸閱讀:
毀滅一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