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砂之器


東野圭吾崛起,書店就多了很多日本推理小說,但可惜我向來老土,即使也愛看宮部美幸,不抗拒東野圭吾(赤川次郎則不知為何無法喜歡),可是總覺得他們的成就及不上上一個世代的小說大家松本清張。

我讀松本清張時還是個初中生,先是“點與線”,然後是“砂之器”,之後是一些台灣翻版的雜亂短篇,印象十分良好,定下了我對推理小說的崇敬。

幾個月前在HMV見到野村芳太郎導演的“砂之器”,光是這三個字就能吸引我把DVD買回家了,但一看資料就更加覺得這張68元的DVD物超所價。導演野村芳太郎是高手就不用說了,這部1974年的名作之台前幕後人員簡直集合日本電影的精英,編劇是多次為黑澤明寫出傑作的橋本忍,合編者還有近年享負盛名的名導演山田洋次,演員包括:丹波哲郎、森田健作、加藤剛、佐分利信 、緒形拳, 還有笠智眾和渥美清(也就是“男人之苦”系列的寅次郎),全都是響亮的名字,於是令我對這電影更加期待。

昨晚終於有點閒情看了這部名作,電影版大致忠於原著,只是作出合理的刪減和一點點增進節奏的添加情節。

故事講兩位竭而不捨的探員如何盡心盡力追查一宗老警察被殺案,隨後揭發出知名人士不為人知的身世秘密。前半段講兩警東奔西走的查案,沒有動作場面,也不火暴激烈,但卻拍出他們的專業認真,觀眾也就隨著他們的態度而投入到這宗其實不是什麼大事的兇殺案中,電影最精彩之處是兇手的身份被警方查出後,編導交代兇手的身世和殺人動機,真正的故事才逐一出現在觀眾眼前,同時編導在這些回憶片段中拍櫻花,拍海岸,拍深山,同時拍出四季的變化和主角在這個天地中的悲慘際遇,顯示了情景交融的細緻和生命無常的氣魄。

其實這部高手之作拍得並不刺激,也不算緊湊,但那種把故事人物的遭遇結合自然景色的氣派,那種用超長篇幅挖掘人心深處的魄力,都不一定是怕悶的觀眾可以抵受得住的,坦白說這齣戲可說是有點悶的,只是這個悶的過程中,編導給觀眾提供了賞心悅目的畫面和豐富的思考空間。

總之,經典就是經典,此片劇力之好無可置疑,松本清張那種關注社會現實的推理小說搬到大銀幕也保持深刻的社會批判意識,意外收獲是看到七十年代日本的城市風貌,看到當時起步不久而有點混亂的日本都市,也是很有趣的事。

電影好看,但DVD的字幕卻不甚靠得住,有時人名錯亂,有時會有幾分鐘的對話沒有字幕,像我這種不諳日文的人就只能對個別場面亂猜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