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幾個月之前,我剛寫“青春殘酷物語”系列的第一篇〈青春是誰的本錢?〉,當時我曾想過:“如果一個地方本身沒有什麼資源,未能教育民眾卓越的謀生技能,人們自我增值的意識不強,而且大家事無大小都把責任推給政府,生活在這樣的一個城市,年輕人又有什麼本錢可言?”
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有上述的想法,因為我自問是喜愛這個地方的,我從來不曉得,也不曾感受到,對一個地方的熱愛可以把人扯入那麼深沉的思考中。不同的 人,對澳門可能有不同的感想,不同的印象,但成長在澳門的人心裡明白,繁榮背後,我們是心虛的。我們現在有了一點國際地位,有了令人羡慕的硬件,有了龐大 的經濟成果,但我們的制度跟得上發展嗎?我們的人才有能力跟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競爭嗎?我們的生活態度和處事方法應付得了今時今日面貌一新的澳門嗎?
在日複一日出現的社會問題探討中,大部分澳門人都可以輕易的追問一個很殘酷的問題:“如果賭業不振,我們怎麼辦?”這應該是一個很根本的問題,因為有賭業 的急速發展,年輕人的許多問題都可以暫時被掩護得很好,反正他們無心向學也不會失業,品德很差也找到工作,依賴性強也沒有問題,總會有一些工作空缺是適合 他們的。不過表面的繁榮也許埋藏了很多複雜的社會問題,因為大家現在有了較高的收入,許多人覺得有些問題是不用解決的,而更年輕的人,又承接了上一代未解 決的問題,並且將之掩護得更好。
當然大家都知道現實世界是沒有永久繁榮的,只是大家都會活在好景仍會繼續的幻想中,這幾年大家克服困難的能力越來越低,怨氣越來越重,總之就是憎人富貴厭 人窮,而且很多人不是想努力得到更多,而是接受不了別人比自己得到更多。一旦這種危險的想法成為年輕人回應問題的主流思想,我們還有什麼本錢去競爭和發展 呢?青春的殘酷,最恐怖的就是令人愚昧無知,無所作為而不自知。
(青春殘酷物語·十九·完)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小說家的奇幻魔法
《進烤箱的好日子》是本奇書,之所以奇,因為作者似乎想寫小說,追溯十歲到十五歲的成長經歷,但基於虛構的故事不足以表達作者的情感,遂改為寫回憶錄,而回憶錄又必須逼近真實,於是這位已經長大成人的“傳主”便要千方百計請自己的父母及當年參與其成長的小學同學請出來,逐一確認書中事件的真偽,由...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