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閱讀的時機

張潮在《幽夢影》裡這樣談讀書:“讀經宜冬,其神專也;讀史宜夏,其時久也;讀諸子宜秋,其致別也;讀諸集宜春,其機暢也。”這樣的分類法,令我想到什麼時候讀什麼書,暗藏某種玄妙,也許亦是讀書的樂趣。

喜歡讀書的人永遠會被人追問:“你家中的書,都讀完嗎?”

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答案,有人會坦白說讀不完,有人會堅持自己安份守己,讀完一本買一本,我的答案是:“好看的書,我都不捨得讀完,不好看的書,根本沒有必要讀完啊!”那當然是亂說的。

我不知別人怎樣,我有同時讀好幾本書的習慣,通常是在某本書中讀到作者提及另一本書,於是會放下正在讀的書去找尋該書,可能往後會因此發現更多我本來不知道的書,只要我願意,這樣的追尋可以一直延續下去。我不學無術,讀書散漫,把閱讀當作遊戲,總覺得這樣的玩意比其他娛樂有意思,不過卻不敢鼓勵別人嘗試,主要是不想其他人像我一樣浪費時間。

讀大學的時候,總是希望將來收入穩定,可以隨意買到想讀的書。開始工作後,才懂得懷念從前整日坐在大學圖書館讀書的好日子。後來更發現,離開了校園,雜事多了,根本無法再像學生時期的專心讀書,更失去了讀經典巨著的幹勁。

後來跟朋友談起這些經驗,原來許多人都像我一樣,唯有在學生時代才能全情地投入於閱讀,對任何題目都有興趣,在閱讀的海洋裡乘風破浪,一旦離開學校,雖然不致於與書絕緣,但讀書的吸收能力都大打折扣,只能勉強在書海裡撐一隻孤舟,漸行漸遠漸無聲。

張潮也說過:“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更不了解自己算是“窺月”還是“望月”,但這其實不緊要,萬物有序,讀書這種事看似隨意,其實暗裡早有伏線。讀多讀少,你可以選擇聽天由命,也可以決定把握時機。關於讀書,你會如何選擇?你過去都選得對嗎?
(《閱讀,無以名狀》之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