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1日 星期日

閱讀,無以名狀

我們應該怎樣閱讀呢?

躺著讀坐著讀站著讀透過電腦讀?都可以。讀新書讀舊書讀工具書還是讀暢銷書?當然可以各取所需,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口味,在某些突發情緒下,閱讀的興趣往往突然擴展或收窄,強求當然可以,但隨緣似乎更好玩。

隨緣閱讀,比較開心,這是書取悅你,不是你未追求書,不必害怕讀不出結果,重點是享受讀的過程,或曰,感悟。
讀書的時間像一道水流,常態是不斷向前湧,但偶爾也會停滯,甚至回溯,但只要認識這樣的規律,感受閱讀帶來的不同狀態,還是應該開心的。

閱讀,無以名狀,因為書只是媒介,人才是主體。許多人以為書本承載的思想和資料是單向的,只有一個企圖,一道主旨,一種讀法,那是太不了解閱讀,也太不了解人類的智力了。閱讀之所以有趣,在於同一本書,由不同的人閱讀,往往可以產生不同的意義,產生不同的效果,引發多種多樣的聯想和解釋。所謂作者已死,就是說一本書的作者在交出作品之後,任務即已完成,但這本書的創作未完,每一位讀者都有權為這本書添加意義,書的成巧與否,其實更取決於讀者們的共同聯想,集體創作。

書似乎在影響人,事實上人也在闡釋書,出版社的行銷策略如是,書店的銷售排行榜如是,書評如是,讀者們的口碑如是,我們認識一本書,絕對不是只為了理解那一冊書籍,更重要的是投入那個“構成”一本書的過程,進入闡釋某本書的體系,不管這樣的活動是否自覺地進行,這個創作的過程是不息止的。

閱讀無以名狀,讀還是不讀,該怎樣讀,永遠沒有一定的答案,只有無限的可能。
(《閱讀,無以名狀》之十三.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