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7日 星期四

先學會閉嘴


小孩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會勇於“發聲”,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而且會不斷重覆,不厭其煩,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人的成熟程度千差萬別,有些人一把年紀仍然保留“童真”,誤以為自己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無論身在何地,都要不停“發聲”,往往誤人誤己,處處碰壁。

能力有限的人最喜歡用說話代替行動,搶先講一堆大原則,然後在人家努力工作時發出“十萬個為什麼”,以挑剔默默耕耘的人為榮,把添煩添亂當成卓越貢獻。

更恐怖的一種人是因信心不足而害怕冷場,總是急於尋找話題來彰顯實力,或者想多說幾句討好對方,這種心態最容易出賣伙伴,搬弄是非,甚至虛構不在場人士的醜聞和惡行,為的是讓別人覺得自己既聰明又很忠誠。所以大家真的要小心提防這種口齒伶俐的賤人。

時下的社交媒體每分每秒都充滿喧囂和表態,這也逼得很多人認為必須比其他人說更多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所以在網上無病呻吟也變得沒完沒了。問題是,喋喋不休真的有用嗎?

其實“言多必失”是很基本的人生道理,處事成熟的人會懂得恰當地利用沉默,不卑不亢地與他人聯繫。執行力高強的人更會明白“安靜是種超能力”,一旦深度投入工作,即進入心無旁騖的境界,在這狀態下不但生產力最高,而且創意澎湃,常有超越極限的美滿成果。當然,這種“只做不說”的力量,奉行“只說不做”的傢伙永遠無法理解。

在跟最親近的人意見分歧時,也要“先學會閉嘴”。如果雙方都急於“發聲”,很易就會因為沒話找話說而進入互揭瘡疤的“算帳模式”,這樣很可能會把小風波吵成大撕裂,造成不可磨滅的傷痕。要避免這種悲劇,有人肯閉嘴是關鍵。

(刊於2025年11月27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先學會閉嘴

小孩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會勇於“發聲”,把自己的需求說出來,而且會不斷重覆,不厭其煩,不達到目的絕不罷休。人的成熟程度千差萬別,有些人一把年紀仍然保留“童真”,誤以為自己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無論身在何地,都要不停“發聲”,往往誤人誤己,處處碰壁。 能力有限的人最喜歡用說話代替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