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任何人影響任何人

最近有兩件事特別引人深思。
新華社推出號稱全球首個的〝人工智能〞新聞主播,〝他〞不僅可以播報新聞,還能模仿人類的臉部表情和個性化動作,幾乎以假亂真。香港消防處推出〝無臉人〞造型的吉祥物〝任何仁〞,意謂任何人都可以救死扶傷。
對於前者,很多媒體的報導都提到擔心將來〝新聞主播〞這行業將被取代,不過更值得追問的是,既然〝主播〞可以用虛擬人物代替,其他〝拋頭露面〞的職業將來會不會也用上〝以假亂真〞的產品?如果面向公眾的人物也可以是假的,這是否意味〝他〞不必有任何個人意志去判斷消息的真偽?一旦控制這個〝假面主播〞的密碼被駭客取得,然後利用這個形象發放不利於大眾的消息,平民大眾又可以怎樣提防?
對於後者,人們初時取笑〝任何仁〞的造型跟日本愛情動作片的〝透明人〞系列異常相似,批評其意識不良,但後來此事在網上瘋傳,又流出當局打算撤銷這個吉祥物的消息,幾日之間,〝任何仁〞掩蓋了一切社會爭議,成為網民熱話,傳媒至愛。以這種〝無臉人〞來宣傳公共服務,看似很有趣,但想深一層,消防處本來形象正面,堂堂正正,如今突然面目模糊,不以真面目示人,這已經教人難以理解。今次〝任何仁〞自推出以來空前成功,如果其他部門紛紛以類似手法進行宣傳,即等同令〝任何人〞都不必再為自己推廣的內容負責任。更可怕的是,〝任何人〞都可以輕易地戴上這個便宜的藍色頭套,隨意惡搞任何事,以後官方發佈的訊息也許會變得真假難辨。
簡單的合成技術,嘩眾取寵的宣傳手法,其實都說不上很有創意。但冷靜下來,想一想後果,面對這些奇技與奇招又有什麼值得高興呢?
(刊於2018年11月14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一寂之地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哭泣的女孩

舒淇導演的《女孩》非常動人,緩緩的節奏,詩意的畫面,出色的演員,展現兩代人椎心泣血的情感創傷。 電影細緻描述一段錯誤的婚姻如何影響所有家庭成員的一生,而這一切都由一名不長進的男人開始,在舒淇的劇本中,邱澤飾演的既非爸爸也不是丈夫,他甚至沒有名字,這個角色乾脆就叫“男人”。他以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