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文學生活


花了大半年,為一項編輯計劃疲於奔命,應付完正職工作,處理好家庭事務,見縫插針的爭取時間為他人的文章服務,一關過完又一關令一本厚厚的書漸見雛型我理應感奮。然而,我忽然再提不起勁寫字了,也不想再為這類工或吹,因為我太了本地文學書刊的命運,所不忍再滿懷希望地失望,但願能靜靜地完成這項義務勞動,然後返回自己的創作空間,享受讀書寫作的快樂。

參與文學活動,可以有很多理由,有人想讓更多人認識自己,有人希望廣交朋友,有人要把出書機會,有人出盡吃奶的力想得到大家認同,更多人為了各種機構辦的比賽、講座、研討會而忙碌。表面看來,文學事業真是欣欣向榮,熱鬧得難以想像,不過,參與得多了就會發現這些事務往往只能做得很表面,也許是聊備一格,可能也沒有很明確的發展目標,總之長年累月的操作下來,未必能累積很好的成果和經驗,有些甚至一直讓顯著的問題重複出現,從未想過要改進。其最令人沮喪的是公眾未必能接收很多關於作品的訊息,他們看到的可能是一堆出版物和一群人跑出來呼籲大家買書,懇求讀者要支澳門文學但人家也許分不清誰是誰,更未必能找到為本地作而花錢的動機。

文學活動的頻繁,有時又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幾個月前我在網上收到一些中學生的私訊,他們表示老了寫澳門文學書刊讀後感的作業,但他太忙沒看書於是想我直接告訴他們要怎樣寫。這種令人哭笑不得的事發生過不只一次,我當然也不失霸氣的逐一處理了,在交過程之中,不但學會了謙卑,也更明白以很cheap的方式宣傳只會得到很cheap的反應這項真理。


我有時會希望回到最初的寫作狀態,沒有人知道我是誰,我寫什麼也沒有多少人注意,但我可以專注讀書,用心寫作,只負責處理好自己的事,不必為其他人的文學事宜費心。這麼想,不是要逃避,其實很多事情只能用作品來回答,也只有真正寫得好,才會值得別人尊重。

(刊於2017年8月2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1 則留言:

  1. 無知名度有其好壞處, 反之有知名度同樣有好有不好. 問題是現實會推著我們"無知名度有知名度"的思想循環, 不易為, 唯有在問題出現時想想初心就好... 加油.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