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5日 星期日

賽德克.巴萊


終於花了兩個早上看了《賽德克.巴萊》,果然是史詩式電影,比我想像中好看,而且這個故事在台灣歷史上的確有其重要性,導演魏德聖堅持多年歷盡艱難也要把此片拍出來,果然有眼光、有深度。


《賽德克.巴萊》改編自台灣歷史上真有其事的霧社事件,講述上世紀三十年代日本把台灣佔為殖民地期間,改變了長居深山之賽德克族的文化和生活習慣,賽德克族本為善戰的獵頭族,而且極之尊重其部落傳統,他們終因不滿文化上受到侵略而發起大規模反抗,實行以暴易暴。電影講述這些族人為何要跟日本人對抗,日本人如何欺壓這些原住民,更描寫事發之後族人如何被追捕和鎮壓(他們很多是寧死不屈,集體自殺的),魏德聖盡了最大的努力呈現戰爭雙方的立場,激戰場面亦拍得可觀,更厲害的是他的劇本能引人思考:誰是文明人?(表面看來是日本人,但他們對異族的粗暴侵略卻很不文明)誰是野蠻人?(表面看來是未開化的賽德克族,但他們對部落的忠誠卻又暗存另一種更悠久的文化)誰是侵略者?誰是受害者?同時這電影也很自然地引人思考台灣的歷史滄桑,這樣的視野在亞洲電影中實在是罕見的。

電影分兩集推出,第一集《太陽旗》講族人反抗,霧社事件發生;第二集《彩虹橋》講日本人出動重型武器反擊,大戰連場,賽德克族如何走向悲慘的命運。兩集的劇情一氣呵成,令人看得熱血沸騰,越到後來,越可看出族人們視死如歸,驅趕外敵的頑強意志。同時也不免想到當英雄還是當順民在歷史上的差別。

在賽德克族跟日本人決戰於深山之時,香港和澳門早已分別被英國和葡萄牙佔領,香港的歷史我不太清楚,澳門卻早在1849年發生過望廈人沈志亮斬殺澳葡總督亞馬留的反抗之舉,但沈志亮一伙只是個人行為,與賽德克族一舉連結十二個部落全族參與大反擊性質畢竟不一樣,而且澳門這段歷史相信也不會再流傳多久,因為中葡友誼向來互動得很好,大家都不會再提這種不快往事了。

看完《賽德克.巴萊》,總覺得經歷過殖民統治的人會對故事中的反抗行為別有體會,魏德聖的成名作《海角七號》我覺得很做作,不太明白為何會賣座,但《賽德克.巴萊》卻真正展露他的才華,雖然不能說盡善盡美,但其史詩格局和認真製作真的值得稱讚。

3 則留言:

  1. Oh! Meeting an old friend I know since PC Home!

    回覆刪除
  2. 白行:這邊才是我的主場啦.

    回覆刪除
  3. 《海角七號》代表了台灣人與中國人的思維分水嶺。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