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是一個普遍崇尚敬老的社會,也是一個人口逐漸老化的社會,老人家需要更多資源和協助是非常合理的事,人們自幼學習關懷長者,又有各種福利和措施照顧老弱,其實已經相當足夠,至於敬老,也許,大家不妨先想清楚人家是否值得尊敬才作決定吧!
我不知道恃老賣老是不是人之常情,人到了一定年齡,可能基於身體或心理的變化,待人接物的態度也會有所改變,幸運的人智慧與學識都可以隨年齡增長,老得豁達開朗,幽默可愛,處處為他人設想,這樣的老人家,當然可親可敬。
但有另一批老人家,卻會越來越自私,越活越橫蠻,越說越口沒遮攔,不講道理,想法僵化頑固。他們除了處事糊塗,還很會利用老人家的身份來以大欺小,亂討便宜,顛倒是非,這樣的老人,是否也應該尊敬呢?
在這個充滿溫情的社會,大家寧可愛心泛濫地提倡敬老,也不會認真探討義無反顧的敬意可以助長多少老頑固,老而不,為老不尊。有時候,敬老的優良傳統越根深柢固,人們越不可能改正老人家的各種問題行為,更不可能讓這些長者學會度過自強自信的黃昏歲月。
我們或多或少都遇過蠻不講理,過度貪婪,專門樹立壞榜樣的老人家,他們真的認為自己上了年紀便理應擁有特權,加倍受到尊重,做事不負責任且有恃無恐。但我們真的相信逢老必敬是合理行為嗎?難道只因他們老了,就可以任意妄為嗎?
俗語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相信是指那些人格品行都足以成為後輩典範的優質長者。然而,很少人會想到不問情由的敬重並非人人受得起, 在關心和照顧之外還要額外加上無比的敬重,小則構成感情上的資源錯配,大則對本身品行不高的老人家形成縱容,令他們更難相處,也更容易覺得家人和社會處處虧待他,老是覺得不快樂,越老越多怨念。
有些人老得可愛可敬,有些人老了仍會誤人誤己,各人的修為不同,真的不可一概而論。
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有需要學習和反省,即使是上了年紀的人,也不能例外。但願大家都不會變成討厭的老人家。
(刊於2011年11月2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後記:幾年之前,我的工作常會跟一些所謂德高望重的老人家接觸,以下人的身份照顧這些大人,常會看到別人意想不到的卑鄙無恥,陰險自私,不知所謂,也明白到德高望重是可以裝出來的,社會上表裏不一的人從來都比較多,只是大家都不會揭破吧!
2011年11月23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寂寞的狂歡
剛加入這間公司時,他什麼都不懂,只希望盡力為團隊作出貢獻,讓領導刮目相看。 上司是位年輕女士,據說她的履歷很輝煌,在極短時間內步步高陞,是業界的“傳奇”。 女上司對下屬管得相當嚴厲,事無大小都要向她報告,又很重視團隊精神,就是那種會另訂下班時間,未經她批准無人可以自行離開的家...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