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8日 星期一

血肉之後


周日晚上到足跡實驗劇場看台灣藝術家姚尚德的形體默劇《血肉》,是有一點震撼,特別是開場不久,在漆黑的環境中面對一具肉體,竟會有點不安。

姚先生是有心人,他的劇作以沉重的肉身演盡受虐者的徬徨與掙扎,他所關懷的是遠方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無休無止的衝突,相信巴勒斯坦舉國人民都難以想像遙遠的台灣會有一位藝術家身體力行為他們抱不平吧!

藝術家為了表現血肉之軀承受的苦難,真的用盡所有方法,演出後的座談也很有趣。看著姚先生關懷以巴的問題,我倒是想像到本國發生過的苦難又該由誰訴說,幸好國人向來善忘,很多事,不敢提,不淮提,不想提,久而久之真的忘得乾乾淨淨,像沒有發生過一樣,而那些苦楚,也許會積壓成隱而不見的內傷,但為了面子,誰願提起自己有暗病呢?

昨晚在足跡的表演氣氛不錯,小劇場的親切也是劇院所欠缺的,但願這小地方可以得到更多觀眾的支持,把這空間營運得更好。

2 則留言:

長流不息

星期六的深夜,不抱期望看了洪常秀導演的《水畔》,貪圖他的作品沒有複雜的劇情,經常是幾個人在飯桌上無休無止閒話家常,觀看時完全不像看電影,反而似是偷看浮世男女普通的生活和普通的心事。 《水畔》片長近兩小時,洪常秀經過幾年漫無邊際而有點刻意的放飛自我,這次終於比較接近全盛時期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