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6日 星期三

睇波不賭波

刊於2010年6月16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我明白,在世界盃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日子,選用這幾個字做題目,多少有點掃興的意味。可是我也深信,反應快捷的讀者,看到這個題目,也許已衝口而出唸出心中的完整句子:「睇波不賭波,睇來幹什麼?」 

在這個賭波合法的城市,世界盃的威力足滲透社會各個階層,形成一股念力。這段日子媒體舖天蓋地的給你足球資訊,不少親友以體育盲的身份變身足球專家,還會跟你分享各隊的形勢和投注心得。人類普遍對四年一度的事情極度投入,莫名興奮,倒是讓冷眼旁觀的不賭波和不睇波人士感到鬱悶。

在世界盃其間聲稱自己不睇波是需要勇氣的,因為人家總會追問下去:「四年一度啊!一定要睇呀!」還有更厲害的社交威脅手段,人們普遍認為這段時間不看足球比賽的人,將會令自己身陷絕境,難以跟別人溝通。足球本來是簡單的體育運動,但在人類的微妙心理下變成經濟活動,甚至是社會集體行動。看看人們每四年一次疑似身不由己的追看球賽,當可思考群眾的力量如何影響個人的意志,不失為一道有趣的哲學問題。

一旦你加入睇波人士的行列,自會發覺賭波的資訊離你不遠,不少平時道貌岸然的人在世界盃期間都會放下思想包袱,傾力研究各場球評和賠率,還要急於與身邊的人分享,或者誘導大家一起下注,鼓吹一種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氣氛。這時候,球場上二十二個運動員的表現就會化身成萬千球迷的利益和自尊,人們為之歡呼吶喊,情緒起伏,患得患失,最後是分出勝負,有人贏了一點錢,更大的機會是很多人都輸了錢。你分明知道那些賠率的設計不一定對球迷最有利,但在全世界一起為之癡迷的情況下,你好像身不由己的為之付出真金白銀,並且一場又一場的買下去,好像不是這樣就不是看世界盃了。

自從那年巴西對法國出現離奇的賽果後,我始終不明白這個世界為何仍會有那麼多球迷與賭仔願意付錢賭波。世界盃的球賽是很好看的,球員腳法可以操控自如,出神入化。特別是當你沒有投注時,你也許可以欣賞得更輕鬆,更灑脫,也更有想像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