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9日 星期三

感受


偶爾,會有人來問我對某些人的印象。儘管不是正式的訪問,也得小心翼翼,總是好話說盡:「他很勤奮/他是很和藹/他的作風實事求是」對呀,提供這種答案,別人當然覺得悶,久而久之,就覺得我沒有主見,問來問去都問不出一些刺激的東西。

有時候我真的不明白人們評論別人的人品時,究竟是持什麼標準,很多時那些評論者根本不認識當事人,只是憑粗淺的印象加上無限想像,即能為當事人編造出半真半假的八卦新聞和各種劣行,而且傷害了別人也不必負責任,真的令人擔心。

在人家背後無憑無據的散播謠言,效果當然刺激,聽眾也會覺得興趣,加上他們永遠都在講是非之前設定了「免責條款」,流言一定是其親戚的朋友或朋友的親戚告訴他的,似乎只要這樣說,那些流言的可信性就會大大提高,一旦出了問題也必與散播者無關。不少人的日常生活,就是靠這類愚昧的行為來打擊別人,甚至只為了打發時間。

其實一個人的好與壞,豈能輕易判斷。也許這個世界根本沒有真正的好人,也不會有純粹的壞人。人們讚賞某些人是好人,往往因為在公眾面前,他的表現比較好,他會把握機會做好事給大家看,漸漸的,此人就得到好人的美名,從此他做什麼都是好的。相反,壞人當然就是常常令大家受傷害,造成損失,讓別人很難過的人,有些人的公眾形象不好,即使他做了天大好事,他的出發點是為了推動別人,可是因其形象差,大家也就選舉性接受他的行為,甚至總是懷疑他別有用心。

始終覺得,誰是好人或壞人之類的問題不能只看表面,更不能聽信別人,只能靠自己接觸和感受。有些人表面上是大好人,但做起壞事來可以不留餘地也不留痕跡;有些人也許惡名昭彰,可是總有些行善積德的時候。好人壞人,好事壞事,如非親身體會,誰說得準呢?

其實也不必太在乎別人是好是壞,也不用急於表態論斷他人的好壞,最重要還是做好本分,克己盡責。遇上好人又不會上天堂,遇上壞人也不會落地獄,生活只求天天開心,有這樣的心理準備,遇上什麼人都不用擔心的。
(刊於2009年12月9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