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文化強者


《一百萬零一夜》(slumdog millionaire),真好!好在簡單直接,好在不作高深,好在用漂亮的影像拍出印度貧民的悲慘狀況。

窮苦孤兒參加“百萬富翁”而取得比大學教授更好的成績,主持人懷疑他作弊報警將他拘留,警員在審訊期間聽他述說半生坎坷的經歷。這齣奧斯卡最佳電影有殘酷的悲情也有大快人心的結局,故事還強調真愛、友誼和兄弟之情,加上背景設於集飛躍與落後於一身的印度,全世界的觀眾都會為之感動。

然而,好看的故事卻為觀眾留下了一連串難以解答的問題。男主角憑什麼認為參加了“百萬富翁”贏了大獎就可以解決一切現實問題,包括把包養他愛人的惡霸解決掉?印度的貧民生活過得那麼慘,那些貧困小孩究竟有沒有機會脫離跨代貧窮的宿命?由“百萬富翁”所代表的金錢至上文化究竟是為貧民提供出路還是把他們推向絕路?

《一百萬零一夜》的成功在於帶領大家進入貧民窟的地獄,再利用電視遊戲節目把男主角和觀眾一起送回歡呼起舞的天堂,於是電影散場之後大多數人仍然沉醉在那場快樂的歌舞中,很容易會忘記了這樣的結局不過是編導送給大家的一場夢。

影片聰明地把印度的貧民生活拍得活靈活現,不過片中把孤兒虐待致殘然後逼其行乞,培養兒童追著大人要錢,以及在觀光景點大量的出現偷竊和詐騙都讓我們看得十分“親切”,看到這些情節時我是特別傷感的,因為這種窮孩子一度離港澳社會不遠,片中的貧民窟也許是所有發展中國家共同面對的問題。

《一百萬零一夜》看起來像是一齣印度電影,但導演丹尼保爾(Danny Boyle)來自英國,他的名作包括《迷幻列車》和《28日後》。演青年潭牟的那位純情少年也是英國人,他叫迪柏特爾(Dev Patel),曾在電視劇《Skins》演活一個只會去派對的迷幻青年。

當全世界因為《一百萬零一夜》而“發現”印度的貧窮問題,英國的主創人員大概會感到特別開心,他們又一次以作品說明誰是文化輸出上的強者。
(刊於2009年3月25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1 則留言:

  1. 此片講到印度的宗教問題,對於港澳的觀眾來看,相對比較難觀察到。

    如片中男主角的母親是被印度教教徙殺死。再細節一點,就是當男女主角說火車站的名字是,他們是說伊斯蘭教的版本,而印度教徙對同一個車站是有另外一個名字的。可想而知,宗教問題多嚴重!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