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談心”,即獲得很多朋友的回應,我在此一併回覆。
其實我所用的site meter每周都會發電郵報告瀏覽人數和時間分佈給我,因此我是一直知道每天有多少人來哪個時段會有最多人來的。也就是說,我知道有不少人是定期來看的,但我不知道這些人是誰,是朋友嗎?是讀者嗎?是路過的人嗎?抑或是其他我不認識他但他認識我的人士?
我並不是真的介意少人來留言或回應,只是我也難以在生活上找到太多有趣的事跟大家分享,而我也不清楚會定期上來看的人究竟想看到什麼。我是一個非常之多顧慮的人,我也知道很多人已經知道“寂然”究竟是誰的筆名,也許知道“寂然”的人比知道我真名的人更多,而澳門又是一個這麼小的社會,我基本上不會像別的網誌作者一般談生活瑣事,我也不習慣把工作上的事放在公眾空間向人展覽,我對事物的意見多數寫在報上或Cyber CTM的專欄,而我的文學作品其實發表或不發表都沒有分別,因此,“寂然世界”這個空間彷彿變得很多餘,那種多餘是我慢慢會發現我根本不知道自己一直在用心經營些什麼。
當然,有時候心情不好就會覺得所有寫作活動都是沒有意義的,那種沒有意義的感覺不在於讀者多寡或影響力多少,而是在於寫作的敏銳往未能感動閱讀的人,卻先會傷害寫的人。所謂傷害是怎樣一回事呢?我想說的主要是發自作者內心的一種傷感,例如在寫一篇文章的過程中,一個負責任的作者很可能會經歷一場投入到各個角色上的心理掙扎,他必須一方面擁有完成作品的能力和激情,另一方面卻要具備控制各種情緒和自我調節的能力,這種勞累或耗損相信是因人而異的,但其實我常常為此陷入一種無以名狀的傷感。特別是當我一直希望把自己的文章寫成深入淺出時,人們只看到“淺出”的部分,可是我的精神狀態卻停留在“深入”之中,漸漸發展成不可思議的負面情緒和悲觀心態。
我在1994年開始寫專欄,由不知天高地厚的日子寫到慢慢有點羞愧之心的年齡,我經過不同的階段,嘗試過很多技巧,探討過不少問題,但那又如何呢?
其實我們做任何事都會遇到一個情況,就是生厭。起初,因為一切都是陌生的,所以很希望知道得更多,學習得更多,幻想終有一天能達到某一個水平。然後,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終於達到某個目標了,也許早已超出了那個目標,但整件事情已經變得不外如是,令人覺得討厭的並不是這件事情本身,而是投入這件事期間心情的起伏所帶來的不安和傷感。
也許很少作者會像我一樣有諸多抱怨,但寫了《救命》之後我對於寫作這件事一直在思考,我並不覺得現在對事情有所保留是灰心或失意,相反,我想這是一種醒悟,有助我更清楚自己的位置。隨意寫下一些感想,延伸昨天的想法,回應讀友的認真留言。我想有點寫作經驗的朋友會更明白我的感觸。
最後,突然想聽歌,一起聽這歌吧!
其實很多時在facebook已看了你的網誌,只是看了文章便算,沒有留下明顯的足跡,有時又怕自己的愚見太失禮......因此,只有做個默默的支持者來支持你!
回覆刪除寫小說,是為自己製造愁煩。 --張愛玲
回覆刪除我在體會你的話。
(謝謝。)
這些年來還一直在看.....
回覆刪除從報紙...新聞台...yahoo...
也算難得吧......
至少還有許多值得看的文字
謝謝大家支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