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29日 星期六

轉貼:沒有第三種意見的社會(呂大樂)

這幾個星期都沒有空閒時間寫文章,今日才讀幾日前的"信報",讀到這篇文章,說的是香淘的情況,但令我想起澳門的事情,值得向大家推介,特別轉貼於此.

澳門越來越古怪了,可是,我們又能為她做些什麼呢?


沒有第三種意見的社會
信報財經新聞
P16 時事評論 新思維網絡 By 呂大樂2007-09-25

近期忽然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感覺:怎麼香港社會變得愈來愈「政治正確」?怎麼很多事情都要簡化為非黑即白、壁壘分明?怎麼這個世界變得只有好人與 壞人、好事和壞事?怎麼大部份社會議題都一分為二,一是贊成,不就是反對?怎麼大家都好像失去了耐性,只求在最短時間內得出好或壞、是或非的結論,而不去 認真討論各種選擇的優劣與後果?怎麼事情(對人或對事)一經定性之後,討論便毋須繼續進行下去一樣,正反雙方只會咬着某一點不放口,令辯論成為了各自表述 立場而內容空洞的空中對罵?不是明明講好對事而不對人,怎麼我們慢慢變得經常對人不對事而也會毫不自覺呢?  怎麼整個社會看待問題的態度和方法,都變得 好像一份「小報」一樣,將事情放大,一湧而上,搞熱氣氛,而不是冷靜下來,辨別哪些才是核心問題?……怎麼整個香港社會─由政府到民間─都少了第三種、第 四種的意見和聲音?怎麼大家早已察覺到存在這種趨勢,並且覺得這並非好現象,卻又收藏在心裏,不敢公開討論呢?

深層矛盾

  造成這種社會氣氛和狀態的原因頗為複雜,但主因有以下兩點。一是自回歸以來政府與市民之間的信任消失,就算轉換了特首人選和領導班子,官民關係至今仍 未恢復過來。因為缺乏信任,任何舉動均可引起疑心;而猜疑可以在群眾中間形成煩亂不寧、坐立不安的精神狀態,盡量要證明對方不可信。信任的消失和猜疑的抬 頭,久而久之已構成了一種惡性循環,大小動作均會引人懷疑。而只要提出懷疑,亦可以在群眾中引起共鳴,迅速地將疑問變為批評、指摘,令雙方更傾向於以自我 保衞的方式來面對對方,收窄了討論、談判的空間。今天,在經濟氣氛顯着轉好的情況之下,而政府與市民雙方仍未能修補關係,重建信任,確實反映出現存制度安 排下存在「深層次矛盾」。

  二是經過長時間的政治過渡之後,香港社會上各階層集體患上了「政治疲乏症」。這並不是我的看法,而是很多長期參與政制改革的社會人士的觀察和心底話。 關於民主政治和政制改革的辯論,無論是持哪一種政見、主張的人士均早已發覺自己要講的意見,已經不斷重複的講過好幾十篇。在大家都沒有新的觀點、主張的情 況下繼續所謂的辯論下去,令參與者和旁觀者都感到疲累。疲乏令人失去耐性。

  但「政治疲乏症」的後果不一定就是政治冷漠。快要給政改辯論悶死的群眾,會因為局面沉悶而變得躁動不安。要聽的意見早已聽過,等待已失去意思,乾脆就 來表個態。政治疲乏的群眾期望有英雄的出現,更愛聽動人的講話。道德化的論述將會有它的政治市場,而以政治道德為動員策略,將會令疲累的群眾以為出現了新 的變數。政治建制最怕這類有動員能力的政治人物:處之淡然,怕讓他勢力助大之後,星火燎原;出手打壓,趁未成氣候而先連根拔起,恐怕又會反過來助長聲勢, 弄巧反拙。政治形勢使然,以政治道德為動員策略的一個政治運動如箭在弦。只有這樣才能在一片沉寂的政治氣氛下扭轉形勢,注入新的元素─至少一些政治人是如 此估計目前的政治形勢。

  道德化的政治論述和動員策略不能避免會將整個社會劃分為兩大陣營:贊成或反對。任何一方均沒有太多選擇的空間。

聽取意見

  但在進行「政治沙蟹」之前,有沒有人認真想過如何處理善後工作。在一種講求「政治正確」的氣氛底下,自然誰會管得那麼多。在道德化的政治論述系統裏,目標能將手段變得合理。

  但使用每一種手段,都會有它的代價。

  忽然之間,很想可以「政治不正確」一下。在很多社會議題上,不是都應該聽聽兩大陣營以外的第三種、第四種意見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