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五十萬種活法


美國偵探小說家勞倫斯.卜洛克其中一本代表作名叫《八百萬種死法》。卜洛克這本小說寫的是紐約,紐約有八百萬人,八百萬個故事,當然,也就有八百萬種死法。讀這本小說前我首先想到的是:澳門有五十萬人,可是,我們有五十萬個故事嗎?我們有沒有五十萬種活法呢?

為了這個“咁Q悶”系列,我質疑過澳門人沒有夢想,沒有思想。一不離二,二不離三,這一次,我想問,我們有沒有自己的故事?澳門人有說故事的需要嗎?澳門人希望聆聽、分享、了解這個城市的故事嗎?發生在這地方的故事仍有流傳的價值嗎?

表面看來,城市的沉悶和有沒有故事是沒有關連的兩件事,然而,小城的故事涉及集體記憶,也涉及人們對這地方的感情,如果大家對居住的地方沒有任何感性上的認知,歸屬感自然欠奉,生活在此的樂趣也會大打折扣。相反,一個“有故事的人”,往往能在相對沉悶的環境中找到專屬自己的樂趣,對於生活,這種人會懂得調和與細味。

過去澳門對外交流的機會不多,那年代北上困難,去香港很昂貴,被迫困在這裡的日子,大家反而容易認同身邊發生的事。老一輩的澳門人,習慣用居住的地區來回憶往事,像我有很多長輩是住在中區一條叫“十八間”的小巷的,他們聚在一起時,往往就會談及當年小巷內的故事,說得有滋有味的。我有一位朋友童年時住在“馬場”的菜田區,他們一家的故事就是在澳門“務農”的點滴回憶。那是七十年代以前,電視尚未普及的好日子。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生活的場景擴大了,許多人以假日“逃”出澳門為榮,快樂都在外地尋,身份錯亂不是沒有原因的。鄰里關係的變化,令以前所有街坊像一家人一樣的融洽氣氛完全毀滅,我們與住在同一樓層的鄰居通常互不相識,彼此姓什名誰都不知道。更可怕是許多人已喪失發掘本土生活趣味的能力,卻會把大量時間花費在港台韓日的電視節目中,旁觀他人的故事,忘了自己的根基。

沒有故事作支撐,即使紥根在此,恐怕也比較脆弱,受不起考驗吧!
(點解澳門咁Q悶.六)

2 則留言:

  1. 寂然先生..對於你這麼多篇關於澳門的文章,其實開始的時候,我是很堅持自己的意見的,不過,在這些忙碌天裡才真的體驗到寂然先生你所說的,其實挺有道理的...

    澳門人其實都有夢想,有思想,有故事,不過都只是個體單獨的記憶,要是集體的片段的話,似乎沒有太多...

    於是思想限制了夢想,夢想鎖定了故事...以至澳門很悶...

    這陣子在讀"裝在套子裡的人",要是契訶夫先生生在這裡的話,大概會寫一篇"裝在套子裡的城市"吧...

    真的想找到可以改變這樣的澳門的方法..

    回覆刪除
  2. 小櫻:
    方法就是大家都對人和對自己同樣有要求吧!可是,澳門人從來善於要求別人,不會自己付出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