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2日 星期四

雜碎


小脂的文章越來越精彩,叫我汗顏,對於讀書深刻的人我向來佩服,他現在逍遙於網上似乎最好不過,沒有了報章出版的壓力果然如魚得水,問題是:澳門有大量想讀這種文章的人是不上網的,小脂越寫越勇,其實也反證了澳門的有心人可能要隱姓埋名才方便勇起來,表面可喜,內裡可悲啊!


無意中發現楊佳嫻的blog,她寫的書評的確好看,我每期追讀她在“印刻”與伊格言談書的專欄,她比伊格言精彩太多了,有學問之外也充分表現對文學的熱誠,下次去台灣就要找她的書。最近讀她寫董啟章的新書“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她寫得好看但我對董啟章總是無法投入,多次在書店拿起該書,反覆試讀,就是提不起興趣將之買回家。我主觀地認為有些小說家的前衛實驗是拒絕與讀者溝通的,我可以接受西西,卻讀不下董啟章。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駱以軍身上,我也買了不少他的書,可是卻認為他太在意於要表現自己的技巧,反而沒有了說故事的基本功,用廣東話來說就是在“趕客”,可能是資質所限,我跟上述兩位小說家都沒有交集,不過對楊佳嫻的文章卻是越讀越喜歡。


澳門的報章今日都報導了未來二十年的基建發展藍圖,我抱著讀科幻小說的心情讀之,這段新聞已經超出了我可以想像和接受的程度,暗中下的決定是儲多些錢,裝備好自己,澳門不易居,有機會就要走。所謂五十年不變,就由澳門人認同的領導將之摧毀,變幻原是永恆,一面說要安定繁榮,一面把這個小城變得天翻地覆,這是不是一個有病的城市?這種自相矛盾算不算是精神病的一種?


昨晚又買了林憶蓮最新的演唱會cd,家中已不知藏了多少張林憶蓮的精選和演唱會了,不過總是著了魔似的非買不可,真是變態!


昨晚沒有心情寫稿,看了幾頁鐘文音的“中途情書”,作為調整心情,書的作者好像把所有力量用於剖開自己的心,讓大家參觀她的心內可以裝載多少情,實在令人讀得辛苦,所以我翻了幾頁就睡了,真是失敬。

1 則留言:

  1. 身為伊格言的粉絲
    想來替他辯護一下

    我也非常喜歡印刻雜誌中伊格言與楊佳嫻的讀書專欄
    但說讀書專欄似乎並不恰當
    因為楊佳嫻確實寫讀書文章沒錯
    但伊格言都是在借題發揮啊
    絕大多數的篇章都是小說
    而那些小說
    我認為實在寫得很好
    多數都綿密、悠遠、含蓄又深情
    比如說有一篇記得叫「思慕微微」
    還有一篇叫「花火」
    寫的都是情愛的滄桑
    好溫柔好溫柔
    「思慕微微」
    寫一個喪偶的老婦人想念老公的心情
    在搬家的情境中
    展演寂寞又思念的情懷
    真的很溫柔又很迷人
    「花火」則是溫柔中帶著時間刻印的殘酷

    當然楊佳嫻寫的情書也很棒
    可以讀到情感的創痛
    她和伊格言這樣寫起來
    完全不同的風格
    不同的文類(楊寫散文,伊寫小說)
    很有一些參差對照的趣味

    據我所知
    楊佳嫻也相當欣賞伊格言的小說
    楊自己主編的「台灣成長小說選」
    還把伊格言的小說選進去

    很冒昧寫了這些
    實在是因為我很喜歡伊格言
    我覺得他幾乎是台灣年輕世代小說的第一名了
    他出的第一本書甕中人
    也已經幾乎被公認為六年級的經典之作了
    無意間看到你的看法
    就想幫他辯護一下^^
    對了伊格言也有部落格喔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