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6日 星期日

人窮志不短

    


    許多年之後,我終於讀了松本清張的《半生記》。記得此書當年是跟宮部美幸編的《松本清張短篇傑作選》一併買回來,我顯然厚小說而薄傳記,一直沒有碰這本跟寫作沒有什麼關係的小書。

    所謂〝半生記〞,是大作家應《文藝春秋》之邀,以專欄形式回憶前半生的系列文章。松本清張大器晚成,四十一歲之前都過著被輕視與排擠的窮困生活,直到他開始寫作而闖出名堂,幾年後即成為當時日本最受歡迎的作家。一如他的紀實文學和推理小說,《半生記》寫得含蓄而平實,但頗能道出身處社會底層的自卑與焦慮。如今看來,他的經歷其實曲折離奇,因家貧只能讀到小學,因體弱而難以從事勞動工作,在戰亂之時背負一家七口的生計而徬徨無助,卻始終對閱讀保持熱情,人到中年才憑看似無用的寫作能力扭轉命運。

    我最喜歡的情節是他在大機構中被投閒置散,因害怕失業而嘗試創業,遊走於不同城鎮賣掃帚,無意之中擴寬了視野,冷眼旁觀三教九流的真實情況,為將來的寫作事業儲備巨大能量。書中反覆強調他為了一家人的生活而專注於工作,但另一方面他又渴望掙脫枷鎖,追求自由。

    當年沒有〝財務自由〞的講法,他所說的〝自由〞大概是擺脫貧窮,讓自己和家人過上比較體面的生活。雖然書中只寫到他參加小說比賽而踏入文壇,不過大家都知道他往後會飛黃騰達、身價百倍,不必再仰人鼻息。

    在這樣的舊書中,我們不會讀到〝放棄〞、〝躺平〞等詞彙,作者即使在三餐不繼的情況下也沒有怨天尤人,只會想方設法解決問題,體現出〝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短〞的性格特質,現在看來,這種特質真是難能可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人窮志不短

          許多年之後,我終於讀了松本清張的《半生記》。記得此書當年是跟宮部美幸編的《松本清張短篇傑作選》一併買回來,我顯然厚小說而薄傳記,一直沒有碰這本跟寫作沒有什麼關係的小書。      所謂〝半生記〞,是大作家應《文藝春秋》之邀,以專欄形式回憶前半生的系列文章。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