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0日 星期四

故意得罪人



在澳門生活多年,我當然明白這小城人際關係千絲萬縷,做人處事圓融一點,會比較“吃得開”。但社會經驗夠多之後,又會發現所謂“吃得開”,不一定是吃好東西,有時還包括吃力、吃苦、吃悶棍。所以我一早就選擇了不吃這一套,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得罪人,而且不是不小心出差錯,而是故意安排,刻意發難,令人難堪。回想起來,每一次都做得恰到好處,效果圓滿。

故意得罪人,好像很離譜,似乎很狂妄,但一個真正的大人理應具備準確的判斷能力。誰在討你便宜?誰在浪費你時間?誰在你背後不斷放暗箭?早該一目了然。深刻認識到這些混蛋的行為,找一個機會把對方嚇怕、罵走、老死不相往來,那是逼不得已的自保。

當然會預計對方懷恨在心或報復。但這些傢伙比我更愛面子,也會擔心我再次揭露其不當行為,加上欺善怕惡是澳門人的普遍心理,只要事前充分評估,就不必畏首畏尾。既然人家一直以來都不怕得罪我,我又怎能獨自承受惡劣的感受和後果?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會因為心軟而過度體諒他人,對朋友不知分寸的言行毫不計較,對侵害我們利益的事情視而不見,對影響生活的無聊安排默不作聲。有時候,我們純粹因為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而被動跟隨他人的主張,卻越來越違背自己的初衷。很多人會為了保持“吃得開”而一直忍受討厭的人,配合不妥當的事,還要裝出很榮幸的樣子。其實所有成年人都不宜那麼幼稚,最重要是搞清楚“吃得開”能得到多少好處,抑或只是某種幻想和欺詐的無限循環?

不一定要“四面樹敵,八面威風”那麼豪邁,但適當保護自己、堅守立場,其實是天公地道。

(刊於2025年10月30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故意得罪人

在澳門生活多年,我當然明白這小城人際關係千絲萬縷,做人處事圓融一點,會比較“吃得開”。但社會經驗夠多之後,又會發現所謂“吃得開”,不一定是吃好東西,有時還包括吃力、吃苦、吃悶棍。所以我一早就選擇了不吃這一套,在日常生活中,我會得罪人,而且不是不小心出差錯,而是故意安排,刻意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