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多久沒碰過妳?”好友直接地問。
“嗯,也沒有很久。妳要我怎麼說呢?”
儘管感到難為情,但面對可以信任的人,她選擇坦白。說出來本來是想好過些,豈料原來更難過。
好友大惑不解,苦口婆心勸她跟老公一起去全面檢查,找出不孕的原因,還提供了港澳相關名醫的資料。“老友,三年又三年,三年再三年,再不認真處理,就會錯過最佳時機了。”育有三名兒子的好友總是催促她“有仔趁嫩生”,但人家輕輕鬆鬆就達到目標,她跟老公卻總是無法如願。
臨別時,好友又問她:“其實他想不想有下一代?”
“他也想要的。”但想要又如何?十年不設防都沒有一次成功,生兒育女的話題常令她惑到無奈。
回家之後,她乖巧地不提跟好友見面的事,但誠懇地要求老公安排時間跟他一起去見醫生。她強調現在醫學昌明,人工授精、試管嬰兒已是很普遍的事,只要兩人齊心配合,這些科技也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一如以往,老公又再搬出悲觀的論調:地球很危險,經濟快崩潰,澳門沒希望,災難隨時來,教育很恐怖,總之生孩子要順其自然,不應“假手於人”。她每次建議去看醫生治理不孕,老公總是盡力抗拒,除了搬出不著邊際的歪理,還會以這件事很花錢,會令他很丟臉為由拒絕參與。他甚至會說:“花了錢丟了臉也不保證成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其實她在多年前已反覆檢驗,確知自己一切正常,但她老公初時基於無知,後來因為害怕,始終不肯面對現實,有時還會故作灑脫:“這個世界已經混亂不堪,生了孩子的人最終都會愧對下一代,我們兩個人終老反而會過得逍遙。”
未來歲月,親友都以為無兒無女是她的問題,她也只能盡量掩飾遺憾,不忍向任何人透露男方的消息。
(刊於2025年9月25日澳門日報新園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