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 星期日

多角度閱讀電影


早前,香港導演翁子光應澳門筆會之邀,來澳分享創作經驗,令不少澳門作家和電影愛好者對他的電影寫作和製作之路有了深刻的了解。當日適逢香港電影金像獎公佈入圍名單,翁子光編劇、導演的《踏血尋梅》將競逐十三個項目,成為最受觸目的作品,以其創意、社會關懷和藝術成就而論,可謂實至名歸。

不管日後翁子光和製作團隊能得到多少座金像獎,《踏血尋梅》肯定是2015年其中一部最具代表性的港產片,其受重視的程度是三聯書店也為其出版專書,名為《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刊出原著劇本,一系列明星與演員訪問,以及翁子光特別為此書撰寫的四篇文章。

早於2011年,翁子光已根據一宗轟動一時的援交少女被客人殺害並碎屍的案件,寫出名為《踏雪尋梅》的電影劇本,並獲「第九屆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大獎,他憑著這個劇本,成功打動郭富城、金燕玲等知名演員答應演出,再經過幾年的努力協調,輾轉找到投資者及組成台前幕後極具實力的劇組,一步一步把當初的構思實踐成電影。在這仍未分成四章結構的原著劇本中,讀者可以對比出公映的版本與原初的設想有可不同,特別是郭富城飾演的警探角色相對而言更為完整。此外,由於電影的劇情推進方式有別於一般的商業電影,作者的著眼之處並非案情的推演,而是要藉著探索死者與兇手的生存狀態,紀錄香港社會一些可能已被遺忘了的問題,劇本在最初階段已經具備清晰的結構,喜歡編劇的讀者應可找到其獨特之處。

導演特別撰寫的幾篇文章,皆巧妙用上電影章節為名,<尋梅>寫他的家庭背景,祖母及母親的堅強特質如何影響他的創作方向,剖析當年的王嘉梅案何以能推動他改寫成劇本,並且念念不忘要把各種感情和想法注入電影中,同時也介紹了故事結構以死者、兇手、警探三線交錯發展的形成過程。<孤獨的人>寫他與攝影大師杜可風的合作點滴,分享與這位前輩一起拍電影的經驗和感想。<踏血>是進一步分析他拍電影時的選材傾向,也回應了一些電影上演時的議論,是不是利用甚至消費死者?有沒有美化兇手?為什麼每部電影都拍得悲情?各類在旁人看來可能有點尖銳的爭議,翁子光都沒有迴避,而且以相對坦誠和感性的筆觸娓娓道來,不似是激烈回應,更像是抒發情感,展現一種率真的分享態度。<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全書的跋,除了感謝不同單位的支持,也不忘宣告作者對拍電影的理想和熱誠。

書中尚有不少精彩的訪問,包括郭富城、金燕玲、杜可風、張叔平、廖慶松的專訪,白止和春夏的訪問,更由本澳作家李展鵬負責。此外又刊戴麥浚龍與翁子光、鄭秀文與春夏、林海峰與郭富城等一系列關於拍攝該片的對談,可讓讀者全面了解電影中不同單位的工作情形。


《踏雪尋梅》未必是一部人人認同的賣座電影,但作者憑著一份堅持,開啟一種遊走於獨立電影與商業電影之間的嶄新嘗試,把旁人認為不太可能的題材拍成得到業界認同的佳作,透過這本《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讀者可以從更多角度「閱讀」這部電影。當然,以上也只是其中一個角度吧!

(刊於2016年3月6日澳門日報閱讀時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