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日 星期四

連載小說:救命(第一章:大人物)之四:如何報導大醜聞?

“各位嘉賓、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歡迎大家出席今晚的頒獎儀式,分享得各位參賽者的喜悅。


今年,這項一活動已經舉辦了十年,並取得良好成果,全賴主辦單位、所有工作人員以及社會各界積極投入的參與所作出的努力,本人深表謝意及致以祝賀。


今年的參賽人數再創高峰,說明活動受到廣泛的歡迎,達到正面宣傳的效益。憑著評委的認真工作以及專業評審,加上賽事工作小組細緻的配合和協調,使今屆的比賽,無論在參與人數,成品質量及宣傳教育等方面,都達到突出的成績。


過去九年,我們的活動已成為業界一個標記,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吸引業界好手各顯本領,角逐殊榮,為這個和諧的小城,帶來繽紛熱鬧。


明年,是這個項目的十周年紀念,各位在這項活動做出的成績,大家都引以為榮,屆時我們將會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讓各位參與者及所有市民,感受這份歡欣喜悅。


我們深信,主辦單位和賽事籌委會將會繼續辦好賽事,提昇賽事及業界的質素。我們會支持本地舉行的多元化活動,為大家提供更多發揮才能的機會,藉此增加人生的經驗,促進交流,共享成果;同時,藉著傳媒朋友的活動報導,讓更多人認識本市,從而提高本市的知名度,對本市的繁榮大有裨益。


在此,本人想藉此機會,感謝各贊助今年活動的鼎力支持,特別是xx集團連續九年來的參與。本人恭賀獲獎朋友的同時,也感謝本屆所有參與者、評審及工作人員的參與,希望你們繼續支持我們的活動。


明年十週年再見。多謝!”




實習記者看著電視機。

採訪主任看著實習女記者。

這是一間報館的記者室。

實習女記者說,“這個大人物,應該得一個年度廢話大獎。”

“誰會理會他說過什麼話呢?只要電視台把他出席公開活動的情況拍下來,把他的講話播放出來就好了,他們這些大人物爭的就是這種曝光率,在他們眼中,在電視出鏡的頻率越高,時間越長,即代表他們的身分地位越重要,如果不多說廢話,電視台也不會花這麼長時間播放他的講話吧!”採訪主任如是說。

“其實今日下午我也有出席大人物主禮的那個活動,他雖然在鏡頭前仍然表現得很大方自然,但他在鏡頭以外有很多失準,他作為頒獎嘉賓,竟然把獎項頒錯給禮儀小姐,令現場的司儀和得獎者都很尷尬。這是他這種份量的人物很少會犯的差錯,所以今日在場的記者都在議論他的身體狀況是不是出了問題,我則說他那篇講話內容實在太無聊,把自己都悶得頭昏眼花了。”

“我雖然不在現場,但我可以肯定他不會是因為身體出了問題而表現失準,而他的講話內容一向都是由助手寫的,這種官樣文章向來千篇一律,誰會在乎當中的意思。據我的了解,他頒錯獎是因為另有牽掛,其實大人物也不過是血肉之驅,沒有可能時時刻刻都頭腦冷靜,表現完美的。”

“你好像真的很了解他啊!採主,你是不是跟他有交情的?”

“我當然認識他,本市稍具年資的新聞從業員都跟這個大人物有過或多或少的接觸,但我跟他不算熟絡。”

“不算熟絡都能探知人家的內心世界,難道這些有錢人的心思都是大同小異的,接觸得多就能了解當中的奧秘?”

“嘿,其實也沒有什麼奧秘,我雖然經常留在報館內協助編輯和各位同事工作,但我所知的事情不會比你們在外面走動的人少,有時候,你們在外面尚未收到消息,我這裡已經聽到風聲了。”

採訪主任從一個公文袋內抽出一封信來,他問實習女記者:“今日在場採訪的行家中,有沒有提起過最近與大人物有關的匿名信事件?”

實習女記者道:“匿名信,沒有啊!大家都只是拍幾張照片,拿了主辦單位發的新聞稿就離開了,大家都趕著去下一個活動,誰會有興趣理會什麼匿名信的事。”

採訪主任說:“本來,這種信真的不值得理會,但今次我們收到的信太特別,我想了一個下午,仍未決定該如何處理。”

“連你都會不知道如何處理,那封信的內容一定很敏感。”

“錯,不是敏感,是轟動,如果我們把信件登出來,等於向社會投下一個炸彈,將會令很多人很難堪,甚至身敗名裂。”

“有那麼嚴重,你會把信的內容告訴我嗎?”

“信在這裡,妳拿去看。”

採訪主任把手中的信遞給實習女記者。

她把信從信封取出來,馬上臉色一變,大吃一驚,“這,這是真的血嗎?寫信的人為什麼要寫血書?”

“我不能確定那些血是不是真的,但即使不是真的血,對方也花了很多功夫令這封信像一封血書,妳靠近信紙嗅一下,真的有血腥味的。”

實習女記者讀完那封血書,她突然變得很激動,“我們應該報導這件事,那個大人物幹了這麼多壞事,我們要把他和整個犯罪集團揭發出來。”

“妳覺得我們應該怎樣做?”

“嗯,我建議你拿這封信去見總編輯,向他說明這件事的嚴重性,xxx利用自己的權位已經危害了很多人,那位寫信的人一家都被他逼到走投無路,我們再不幫助這些受害者,他們真的有可能走上絕路啊!我們明天就把信的內容披露出來,讓全城的人都知道那個大人物的罪行。”她激動得站起來。

“這樣說來,妳覺得我應該相信這封信?”

“人家這麼慘,又提出了那麼多證據,我們當然要相信。如果他們無憑無據,絕對不會把這麼多細節寫出來的。”

“那即是說,妳看了信中的細節,就覺得一切都是真的,我們理應代他們對付大人物xxx?”

“血書把整件事都交代得那麼清楚,我們不可以再猶豫了,我相信,總編輯也會很支持我們為這班受害者出頭。”

“小朋友,妳先不要那麼激動,妳坐下來,先聽聽我的意見吧!首先,妳有沒有想過對方寫這封信有什麼目的?”

“他們當然是想揭發大人物的醜行。而且,他們相信我們會主持公道。”

“如果需要主持公道,為什麼要匿名,又為什麼要寫信給報館,而不是用合法的渠道去投訴?”

“xxx的勢力那麼大,可能已經控制了所有可以投訴的渠道了,因此寫信的人才會那麼無助。”

“真的是這樣嗎?但萬一這封信的內容是假的,而我們利用報紙向所有市民發佈了這個假消息,你覺得會有什麼後果?”

“這封信的內容怎可能是假的,一切都描述得那麼證據確鑿。”

“小朋友,請問你有沒有看到那些證據,你了解過大人物的銀行戶口嗎?你核對過他名下的物業清單嗎?你有沒有親眼見過那些涉及不法行為的文件和單據?”

“根本沒有人知道這件事,大家當然不能掌握這些證據。所以我們有責任提醒有關部門去調查此事啊!”

“我很欣賞妳對報館的投入和認真,可是我們的責任是報導真相,我們不是判官,更不是探員,一旦我們運用報章的力量來亂作判斷,很可能會擾亂社會秩序的。像這封信的內容,如果我們都像妳般衝動,很容易會令無辜的人身敗名裂。我給妳看那些信,是想看看這封信的殺傷力,現在我知道了,這封血書真的可以摧毀一個人,但我不覺得我們應該被區區一封匿名信利用。一個大人物能有今日的成就,肯定經過漫長的奮鬥過程,妳想一想,如果我們刊登了血書,之後才發現當中的內容是假的,我們又可以如何補救?寫這血書的人真是用心良苦,他們一定不會只利用我們,稍後我再打電話給幾個行家,看看他們有沒有收到同樣的信,再考慮如何處理吧!”

實習女記者沒有理他,她在盤算著自己可以用什麼方法進一步了解此事,如果有機會,她會憑一己之力把大人物的劣行公諸於世。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