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0日 星期三
認字
我害怕寫錯字。在手寫的年代,因為天天要填滿稿紙,一筆一劃皆親手寫出,遇到困難的字馬上查字典解決,尚存一點識字的自信。
後來,為適應社會發展的步伐,改用電腦寫作,下了一番苦功讓打字速度變得合理,十年之間,天天在鍵盤上敲打出文章已經成了生活習慣,可是也因此減少了寫字的機會,有時對於一些生癖的字詞,只知如何按鍵,竟不記得怎樣寫出來,這樣的執筆忘字發生得多了,漸漸影響信心,對很多肯定會認得的字感到沒有把握,那是科技進步為我帶來的退化。
除了害怕寫錯字,更怕別人問字,一來怕遇上我不懂的字,二來更怕我所知有限,解釋得不夠清楚。也是拜科技發達之賜,從前要向人家請教,即使不見面也要打通對方家中的電話,查書求救也比較方便。現在我們的手機都成了跟蹤器,有時在街上接到人家打電話來問那個字怎麼寫,這個字怎麼唸,我總會非常懊惱,即使馬上回答了,也會盡快查字典確認一次,常常為了這種事而令心理壓力大增,多麼不值得呢!
認字是一生一世的事情,我們對每個字的理解都包含記憶、想像、教養,甚至誤會。幾年前讀台灣作家張大春的《認得幾個字》,他把自己教子女認字的過程寫成文章,解說大量常用字詞的起源和意義,使出文字學的渾身解數,卻妙在深入淺出,趣味橫生,讀者跟著作者在認字,也隨著他一對子女張容和張宜提出各種質疑或抬槓,重溫孩童時代的認字記憶,令我印象深刻,加深了對文字的敬意。
最近,張大春又出版了《送給孩子的字》,他的兒女長了歲數,他談文字也添了深度,還涉及對孩子教養的期許,甚至附有關於寫作教育的訪談。張先生善書法,會用毛筆為孩子講解每個字的部首和結構,用象形文字說明字詞背後的故事,看他說字時我總是充滿敬佩,那不只是對於字的執著,也是對文化的傳承。
原來許多看似簡單的字,皆蘊藏深刻的道理,不過現在我們連寫字都假手於電腦,還有多少人會用心了解筆劃之中的故事,認清楚字裏行間的深意?
(刊於2011年8月10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別做傻事
某位長輩喜歡與人分享患病經歷,他曾經歷心血管堵塞,動手術在體內放了支架,又患上糖尿病,所以每日都要食藥,醫生也千叮萬囑請他注意飲食。可是很奇怪,他喜歡以醫生的口吻告誡後輩要定時檢查身體,飲食宜清淡,但他自己卻每日無酒不歡,偏愛肥膩與煎炸的食物,而且經常偷偷吃甜品,像個孩子似的。旁...
.jpeg)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同感。执笔忘字!
回覆刪除我刚刚向书商预定了一本规范中文词典,但愿能早日到我手中。我这一行的工作,极度需要与时并进才能在小小得学堂里栽出茂盛的花朵。
WAI:我從前當過中文老師,常覺得認字的壓力特大,學生親友都覺得我什麼字都應該懂,又老是不肯自己查字典.
回覆刪除中文系常常被改名字作字典系是吧:D
回覆刪除對呀,人家以為我是字典系,可恨我在中文系醉心現當代文學,這種事難以解釋啊!
回覆刪除只是要告诉寂然:词典到手了!
回覆刪除P/S:马来西亚小学中文教师不但要教导中文,马来文、英文、科学、数学、地方研究......样样皆精,但以上都不是他们的正职,他们的工作是写无聊的文书工作!
WAI :澳門也是大同小異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