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三個人的晚餐,點菜之後,其中一人突然取出手機,自言自語道:「不知道這家餐廳有沒有WI-FI呢?」
問完他就用手機檢索,期間愁眉深鎖,患得患失,但當在證實該餐廳可以上網之後,即欣喜若狂,無比歡暢,繼而面對手機,旁若無人地再自言自語:「有呀,太好了,可以上網了!」然後他就像今生從未上過網一般拚命撫弄自己的手機,魂遊網海,進入忘我境界。
同行另一人也不甘示弱,毫不猶豫也取出他心愛的手機向我介紹:「我這個上網也很快,功能比他那部更多呢!」而我知道那句話並不是說給我聽的,他只是找一個藉口讓自己拿手機出來玩,一旦投入了手機的世界,他就一言不發,看來他手中的寶貝足以讓他自給自足,快樂無比。
在那一刻我在想,這兩個人是不是有病呢?手機上的資訊真的那麼重要嗎?一個人真的需要無時無刻都在網上嗎?抑或是他們已經無法擺脫把玩手機的心癮,在任何場合都要取出來撫之摸之才感暢快?看著他們對著手機的屏幕癡癡地笑,我相信那小小的盒子真的給他們超強的滿足。
後來,食物來了,但兩人幾乎不約而同阻止我進食,皆因他們在進食之前,必先將之拍下來,放上臉書,向各方好友報告,說明某月某日在這餐廳吃過什麼,供大家羨慕、品評、討論,或只是按一次「讚」。當他們在不同的角度拍完照片,並且比較著兩款手機的拍照功能有何優劣時,我突然想到,究竟他們是手機的主人,抑或手機才是他們的主人呢?當拍照放上網分享這個動作變得比進食本身更優先,也許更重要時,這些為手機而瘋狂的傢伙究竟是太自我還是沒有自我?
先進的科技讓我們輕易把訊息和感想傳給很多人,但如果太沉迷於討好網上的人,忽略了現實世界中與人相處的禮貌,也是一種病態吧!
網絡世代不少人都極需要其他網友的認同,他們幾乎淘空了自己來換取別人不一定認真的關注,也許他們認為這樣很重要,卻沒有考慮這些行為是否必需。
上述奇怪的場面經歷得多了,不免會想到:
人,總喜歡跟著另一些招搖的人團團轉,而且樂此不疲,實在相當有趣呀!
(刊於2011年7月20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別做傻事
某位長輩喜歡與人分享患病經歷,他曾經歷心血管堵塞,動手術在體內放了支架,又患上糖尿病,所以每日都要食藥,醫生也千叮萬囑請他注意飲食。可是很奇怪,他喜歡以醫生的口吻告誡後輩要定時檢查身體,飲食宜清淡,但他自己卻每日無酒不歡,偏愛肥膩與煎炸的食物,而且經常偷偷吃甜品,像個孩子似的。旁...
.jpeg)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異教詭屋》(Heretic)是一部充滿哲學思辨的恐怖電影,不以血腥或妖魅畫面嚇人,卻在心理層面慢慢滲入不安的元素,令觀眾逐漸感受到兩位女主角的困境。 年輕貌美的神職人員遇上優雅博學的Mr. Reed,在其大宅暢談信仰的偉大,以為可以招攬他入教。這位由Hugh Grant飾演的老...
我很怕這樣的情景。
回覆刪除人們對電話太癡情,這種場面會很常見.
回覆刪除你朋友那種情況,只是單純的無禮貎。
回覆刪除若全枱人都要先拍食物才進食,那就算了。
其實我不介意的,只是有時都不知何者為輕何者為重,也許我仍未適應科技普及的生活吧.
回覆刪除當你發現滿桌的朋友有八成都在作電話wifi分享的時間,你就會覺得自己變成小眾或落伍了。
回覆刪除我職業關係無時無刻要CHECK MAIL
回覆刪除其實都幾痛苦
影相放FB係心癮
但手WEB2.0經已推動左新一場文化革命
頂佢唔順之餘
又的的確確影響0左好多國家的政經界重新洗牌
科技雖強,但我有時還是懷念從前簡單的快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