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留言


自從有了 facebook,我們前所未有地關心自己的生活細節,並且主動貼上每一個自以為有意義的瞬間,然後像上了癮一樣靜候一眾「朋友」的回應,即使別人僅給我們一個「讚」,我們都會覺得這就是無比的認同,於是我們會把平時不會宣之於口的觀點和情緒,例如「我好憎你」、「xxx快點去死吧」、「我老闆真賤」等毫無保留地貼上facebook

當然也有人生活平淡無奇,但卻希望在facebook的生活可以多姿多采,他們以為用數量可以彌補質量,於是無時無刻都在報導自己的情況,不停貼上「食早餐中」、「現在好很飽」、「巴士好多人」、「患了感冒,非常辛苦」、「今日吃了兩隻荷包蛋」、「剛才的士司機居然肯找錢比我」、「做了一日奴隸,累極了」,全無節制,真情流露,看來要把自我無限放大,又似乎想引來更廣泛的關注。

還有一種留言連生活報導也欠奉,僅能描述一些自然現象,例如「好大雨呀」、「猛烈的陽光令人心情很好」、「天寒地凍,宅在家中」、「窗外的霧令我如置身仙境」,印證了把一個事實重覆講一次,即可加強其影響力或殺傷力的奇妙想法,但我們都不會探究這些留言的意義。

也許,在這個人人都用網絡把生活切割成許多個瞬間的年代,沒有意義才是真正的意義所在。

在開始用facebook的時候(留意我是說「用」,不是說「玩」),我曾經考慮過像經營專欄或網誌一般,認真選擇題材,確保文章具有可讀性,我甚至嘗試把那個以「寂然」命名的facebook戶口經營成文學交流的平台,可是不久之後,某些跟我在現實中認識的「讀者」就跑來問我:你為什麼總是把facebook的動態寫得那麼長/認真/嚴肅呢?我們都沒有心思看這些東西,你總是寫一大段會令我們看很「辛苦」。

我向來尊重別人的意見,也明白在網上一旦認真你就輸的真理,所以早已停止試驗,並且跟大家一樣會不時貼出一些很「生活化」的留言,但身為一名專欄作者,我總是不明白這個年代那些在facebook上勤力書寫的人們究竟希望得到些什麼?

也許,這情況只能套用一句網上的經典留言套語來形容:

哥留的不是言,是寂寞啊!

(刊於2011年2月16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4 則留言:

  1. 我已開始厭倦那些 "讚", "什麼-ing" 的狀態了,半放棄 FB。

    回覆刪除
  2. 生活在現實世界的時候,人都被太多東西淹沒了。在沉悶得只聽見電話及影印機響聲的辦公室內,每天的工作就是抹殺自己。

    唯有在FB,說一句自己在怎樣的過一天,就有好幾位朋友回應,證明這個空間是屬於自己的,在這存在,被注視。

    不過也有人是因為寂寞或無聊吧,哈哈。

    回覆刪除
  3. 先申報我不是FB用戶(雖然開了戶),也沒有在twitter/微博post msg的習慣(不過有上新浪微博看國內網友的posts)。

    "逍遙無界限,境界有高低。"我不是FB用戶,所以不評論那些posts留的是否"言",不過那些會post的人肯定都在某程度上進行了溝通的行為。

    每種媒介的性質都不盡相同,如能善用FB/Twitter/微博這類social media,配合你原用的資訊發放渠道(blog),或許可以將你的訊息傳遞給更多的(如果這是你的本意的話)。

    例如,針對這些social media的性質及用家的習性,你可能post的不是一整篇文章,而是以兩三句扼要地說出你想說的事物,加上連結,讓有興趣的人可以按途讀原文,沒興趣的人也不會覺得你的post太長,沒心機看。這不失為訓練寫lead能力的方式,是嗎?

    當然,我明白你比心機在FB留言而讀者好像get不到,但是不要氣餒,我相信social media可以拉近人與人的距離,不過不必迷信他們的力量。

    回覆刪除
  4. Button Moon :

    我也覺得現在到了什麼都讚的地步了,例如有人寫了悼念某人的留言,竟也有很多人說讚,也不明白有什麼好讚呢!

    藍莓 :
    現在我也是這樣留言的,只是不提人名,不提具體事項,純粹是抒情.

    dd2 :
    我是覺得fb很偉大的,因為真的可以幫我們找到朋友,近年我陸續靠這平台找到失散多年的好友,單是這功能我已覺得很厲害.之前刻意寫認真的留言,只因是想試試朋友們的反應,現在當然知道長短原來是一個關鍵問題,不過我還是超喜歡看人家長長的留言,學習把留言寫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