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正參加報館的作者聚會,突然收到家人的短訊說:康泰人質全部被殺。我最初是呆了一呆,後來決定把這個消息告訴在場眾人,再後來大家的視線都離不開電視直播,那一晚之後,我們都陷入了這宗慘劇中,不知是傳媒太關心還是我們太留意,總之那件事一直在發展,我們腦中也不停重播鎗手和遇害領隊的死狀,生還者的痛哭,子彈在車廂內橫飛,已經分不清是電視在重播,還是我們忘不了那些畫面。
隨後幾天,大家都說,如果菲律賓政府肯答應鎗手的要求,慘劇就不會發生。如果在場的警察不是那麼無能,就可以阻止鎗手。如果那名鎗手之前沒有遇上他認為不公平的事,就不會劫持人質。如果那些無能的菲警有自知之明,承認無力營救,請香港或國內的精英隊伍去救援,這件事的結局未必會是這樣。當然,如果這團香港人沒有選擇去菲律賓旅遊,這件事也許不會發生,也許發生在其他國家的人身上你也不會關心。然而,這宗慘案讓我們知道,這樣的事情是沒有如果的,“如果”兩個字通常是事後用來自責或指責別人的,當事人在當事只能面對現實,再也沒法說“如果”了。
經過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突然看清了很多平時看不到的問題:人在外地是不是一定安全?不一定的,得要看你去的是文明還是落後之地。發生了危險可指望誰來營救?其實這不由你選擇,但你得接受拯救失敗的結果,這樣很不公平吧!但事實確是如此。在危難之中誰可給你幫助?除了自己,只有家人,其他人可能全是旁觀者,像當日大家也很想救巴士上的人,但事實是大家都在電視前看著他們被殺而無能為力。這也許是令人很灰心的想法,但你們都知道這些想法是真實得血淋淋的。
當然,你現在也許開始明白貪腐對一個地方的影響,更明白公務人員集體失職,集體卸責,集體抵賴可以有多恐怖,如果不明白就回想一下菲律賓政府和警察的表現吧!
(刊於2010年9月1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可能大家都高估了"命"。像你我他般隨處可見的平凡人生,竟突如其來置身於電影一樣的情節當中,結局卻是血淋淋的真實,大家都接受不了。
回覆刪除但如你所講,生命是沒有如果的。9月1日頭條新聞那宗交通意外,歐跑駕者可能享受著《頭文字D》的速度快感,而結局是把人撞飛到40米以外,一命嗚呼。"命"包含了許多大大小小的意外,很令人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