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欠缺安全感的人,只是覺得這件事很有趣,一寫無妨。近來社會上每次出現治安問題,例如縱火或搶劫,就會有人公開呼籲在公衆地方安裝“天眼”,而這種看似很英明的建議又似乎有很多人會支持。問題是,安裝了“天眼”就眞的可以解決問題嗎?
“天眼”這個名詞聽起來眞是很厲害,事實上這個城市本來就佈滿了很多“隱藏攝影機”,有時在大街上抬頭看看,都不難發現這些所謂“天眼”早已在監視着我們。人們一般會假設“天眼”可以阻嚇罪犯,或者假設這些先進設施可以在罪惡發生後協助破案。然而,為了這類假設,大家要付出的卻是自己和家人的私隱。
談起“天眼”,相信讀過George Orwell經典小說《1984》的人都會想到書中那個監視和控制人們行為的極權儀器telescreen。當人們生活中的一舉一動都被某個機器和機器背後的權力監控着,你認為是安全還是危險?
也許,你會認為自己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因此為了社區安全,還是應該擁抱“天眼”,讓更多攝影機在日夜看守,令街坊鄰里可以天天“上電視”。問題是,誰又能保證有權在“天眼”背後看着我們的人永遠善良?一旦那些全天候拍攝的“天眼”要對你不利起來的時候,你又有何能力招架?
我這樣說可能有點危言聳聽,不過有些東西的確是安裝容易拆卸難。從防止罪案的角度看,當大街小巷都裝滿“天眼”之時,再蠢的壞人都會懂得戴面具犯案,或者多花點心思喬裝易容,這些情節在電影中屢見不鮮,是否可行眞的要由專家來評說,但究竟有沒有一種“天眼”可以把戴面具的罪犯都認出來呢?
一般而言,人們不會對安裝儀器有很大的抗拒,但如果以為安裝了儀器就可以解決問題,也未免太天眞了。有些問題分明是應該由人去解決的,如果只誇大了儀器的功能而不去追究人的責任,是不是有點本末倒置呢?
這個城市現在有多少隱藏攝影機?有沒有想像過這些攝影機在監控街道情況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用途?如果在人口密集的橫街窄巷內都安裝先進的“天眼”,你應該活得心安理得,還是更感憂慮?
(刊於2009年6月3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2009年6月3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廢都未完,尚有新篇:談賈平凹的《醬豆》
最近讀了賈平凹的自傳式小說《醬豆》,老作家寶刀未老,年過七十仍然筆力雄健,而且鋒芒畢露,他以自己最著名又毀譽參半的《廢都》為切入點,再次描繪當今文壇的怪現象,似是續寫,也像補遺。最有趣的是:即使當年叱咤一時的人物已經步入暮年,但廢都依然是廢都,老作家再進一步的創造是追憶醬缸文化醃...

-
我經常問自己:身為澳門人,我們生活上最大的問題是什麼? 我的答案多年未變,只有一個字,就是悶。 我的悶,從頭到腳,自小至大,由形而上至形而下,由外到內再到外,總之,好悶。那是一種氣氛,一種情緒,一種死結,一個困局。 當然,我曾經深切反省,作為一個悶人,只是我個人的...
-
求學時期要遵守的規例特別多,學校永遠強調賞罰分明,長大成人之後,自會發現某些罰則其實很荒謬,除了向小朋友顯示威權,令其不安,似乎沒有其他意義。 說的是所謂記缺點制度,據說學生如犯了欠交功課或在課室進食之類的小錯,即會被老師記缺點;如果過失較大,例如對師長態度惡劣,...
-
寫左blog大半年 不停在此跟新知舊雨討論問題 又有人話好多人來此潛水 今日想了解來這裡的朋友究竟是什麼人 你都知我在報紙上寫緊關於網絡言論的系列文章 想拋個身出嚟了解一下情況 平時好多人口輕輕話支持我 無論認識與否 係支持我就留言回答以下問題啦 我會幾感激你的 1. 你的年齡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