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2日 星期一

關於諾貝爾獎,我在網上讀到這些



網摘:
中國的兒童打生下來那一天起,其未來的大部分事務就早已被預定了,即由成人世界給我們安排妥當了——兒童生活于其中的家庭、學校、社會不但“包辦”了他們的衣食住行,更“包辦”了他們的思想——面對已遭遇、將遭遇、未遭遇的各種問題,他們很少需要自己直接去面對,自己動腦筋去解決,只需要按照成人世界預先的安排被動地應對就行了;此外,成人世界還為他們預備了“放之四海皆准”的永恆的且唯一正確的真理,他們的任務就是被動地接受這種真理,並把它一代一代地傳遞下去。

寂然:別被“新華網”三個字框住你的想像,這篇文章意想不到的令人會心微笑,評論國人看待諾貝爾獎,這篇可謂一絕。

Newlight:諾貝爾獎:值不值?

網摘:
每年諾貝爾獎,中國人似乎都要期待和焦慮一番。其實,要想獲得諾貝爾獎,第一件事是必須忘記諾貝爾獎。許多中國人的誤區,在於把諾貝爾獎當作了奧運會。但是,許多運動員會說他們的人生目標是奧運金牌,但是有幾個諾貝爾獎獲得者說過他/她當年入行搞科研是為了得諾貝爾獎?


寂然:以我比較留意的文學獎而言,年年都有人出來質問中國人何時可以再得諾獎,也實在夠無聊了,近年又興起競猜村上春樹能否得獎,彷彿旁觀者都應該比當事人緊張,但真的需要緊張嗎?

許知遠:高錕和一個農民的來信

網摘:
距離那篇論文的發表時間正好40年.他對於3G與4G技術的不信任,那麼多資訊,我們怎樣才能使這種選擇變得有意義呢?

寂然:高錕1966年發表論文《介電波導管的光波傳送》,應該沒有想過世界會變成今日的樣子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