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9日 星期四

文章長短


前幾天為《新生代》一位記者朋友改稿,她寫了很長的稿,我知道她很努力寫,也寫得有感情,但作為編輯,就得努力在不影響她文章內容的情況下把稿件改短,我甚至特別跟她商量可以如何改短。在這個過程中,她說採訪得到很多內容,好像每個字都很重要,所以都寫盡量出來,我卻說雜誌頁數固定,如果每位記者都這樣欲罷不能,其實會影響整本書,學習寫作,其實更需要學習剪裁。

說到剪裁文章,我每周寫的專欄都固定在八百字之內,不可太多也不能太少,由於長年寫作,我早已學會在考慮題材時同時設想如何用八百字表達想說的內容,這種方式一直運作暢順,我曾經以為做到這個地步已經足夠。

前一陣了,我有機會寫一篇關於高行健新書《論創作》的文章,篇幅是一千字。基於我讀過高行健的大部分作品,對他這本新書一些觀點也有同感,滿以為一千字的文章不過是閒事,於是一口答應。及至正式動筆寫,我才知道用這麼短的篇幅來寫這麼一本龐雜的書,其實是有點難度的。更令我困惑的是,之前我讀了好多篇關於這本書的介紹和更多高行健近日的訪問,一來我不可重複他人說過的話,二來這些背景資料篇篇長篇大論,好像把可以說的內容都說盡了,因此,我要找出新角度,很難;要在短短一千字內說出這本書的好處而不重覆他人的話,也不容易。於是我的寫作變得非常緩慢,雖然不至於吃力,但卻成為一次很特別的寫作經歷,我很少會在寫作時這麼小心謹慎,步步為營。

終於,文章寫好了,我也不敢多想,第一時間交了出去,其實我不能說很滿意,不過我想我是盡了力就好了。這篇文章刊登在今期的亞洲週刊(網上看不到全文的,真的有興趣請買雜誌),這不是我第一次在外地的刊物寫文章,求學時期我也曾向外地雜誌投稿,不過年輕時的經驗,跟現在的心態當然不同。

平時我在澳門寫作和發表文章滿有自信的,一旦知道文章會發表在外地,即連基本的剪裁技巧也要審慎和緊張,這真是說明我學藝未精。我想我可以做得更好的,如果下次再有機會,我應該可以輕鬆一點,從容一點,不過今次有機會用這樣的方式體會一次高行健的文學論著,得益的始終是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