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無需擔心

有一天小朋友逛街時突然不肯再拖媽媽的手,媽媽仍想如常拖著他,他說:“我自己會行。”媽媽看著小朋友,心情複雜。

看著孩子長大,不免悲喜交集。

其實每個人都會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童年時的世界只有爸爸媽媽,那時候,天真、樂觀、簡單、快樂,人人都是善解人意的好孩子。為人父母的也會把子女的形象停留在孩童時期,在父母眼中子女永遠不會長大,他們總是覺得孩子剛剛學會吃東西,剛剛長出頭髮,走路還是會跌跌撞撞,偶爾還會受點不必要的傷,因此他們覺得自己要一直在子女身邊守護著、照顧著。

然後有一天,子女長大,並且開始有自己的朋友和自己的世界。無論如何,孩子總會走自己的路,像那位甩開媽媽的小朋友,他會慢慢的活出自己的風格,而且未必會跟隨父母所設想的方向走。

這時候,父母也許會有點傷感,但也應該慶幸孩子已經開始長大,他們再也不是不懂事的小朋友,他們對這個世界有自己的想法,他們更會很快就學懂這個世代的辦事方法。無論是否願意,父母總有一天會站在孩子身後,看著他們活出自己的生命。

孩子跌倒了,總會自己爬起來;孩子犯了錯,該由他自己承擔責任;孩子受點委屈,他必定要靠自己去找出應對的辦法。父母既然無法代孩子去面對生活上的諸多問題,最好還是給他們更多正面的支持,讓他們自己去想辦法,讓他們去嘗試和摸索,享受成功或失敗的快樂。

每個人都沒有可能重複上一代走過的路,昔日的經驗未必適合這個時代的要求。面對長大了的孩子,有些父母會事事擔心,終日不放心,甚至強求插手管束,然而,可以擔心到他們三十歲、四十歲嗎?有時甚至會因此而讓孩子感到太多壓力,不必要的挫折,好像無論做什麼事情父母都不會滿意。

也許,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重重覆覆的規勸,不是過多的擔心,而是默默的認同與支持。

(刊於2009年1月7日澳門日報新園地版)

2 則留言:

  1. 中國人養「子女」, 西方人係養「人」。
    不過說回來, 父母長期(at least at early years) 惜心照顧子女, 久而久之, 父母的心態已attach 住子女, 到子女長大後, 父母要學識let go.

    回覆刪除
  2. 有時父母的關心,會形成子女的壓力,其實愛子女和孝順父母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彼此都是要學習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