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9日 星期日

性別越界(厠所版)

今日遇上一件小事
卻令我深刻反思
下午到永樂戲院看四點半
因為之前兩小時都在新橋區逛街所以急需小解
買了票之後馬上直奔洗手間
可是卻見一班女士霸佔了男厠
原來女厠人太多一班大嬸不想排長龍
於是輪流入男厠方便
還分配了不必上厠所的女士守住大門口不讓男人內進
因為生理需要我明知會有阻欄也管不了許多
守住大門的女土果然阻止我
她說:裡面有女人!
我問她:有女人又點?
也不等她回答我就衝入去了
我知道她們之後在門外大呼小叫
但我衝入去時已肯定她們沒有理由這樣做
一見我突破防守
其他不敢內進的男士也一起衝入男厠方便
原來他們都不敢越過眾女的防線
只有死忍

這件事之後我想到的問題包括:
1. 公眾場所的女厠可能真的不夠
2. 澳門的女人原來會作這樣的"性別越界",這是文化問題,還是教育問題?
3. 女厠人多她們可以佔用男厠,如果男厠客滿我們可否入侵女界呢?

4 則留言:

  1. 哈哈...
    呢個問題係台灣成日發生架.
    例如捷運站女廁人多時d阿嬸同姐姐會無拿拿走入黎男廁,攪到我地唔知點好...
    台灣o既男女廁所比率真係唔平衡,新聞成日都話要增加,但最後都不了了之~
    估唔到澳門都開始發生呢d情況...
    唔通男女比例開始失衡?

    回覆刪除
  2. 我相信是教養問題,我遇上的情況是那些女士不想等,即要男士等.有點自私啊!

    回覆刪除
  3. 聽講在先進國家,公眾地方的女廁數量是多過男廁的.
    睇過有份報告,話男性去洗手間的時間約10秒,而女性則要1-2分鐘.由於生理構造的不同,女人去廁所的次數也比男人多,(因為膀胱的容量不同).所以應該設多些女廁!

    回覆刪除
  4. 返大陸時也經常發生這類事情,有時人急起上來,真的不管得那麼多了!

    回覆刪除

比絕望更絕望

在小城頻繁發生自殺事件的時期,看了入江悠導演、河合優實主演的《那個女孩》,感受到真正恐怖的低層生活情況,這電影不是催人淚下那麼簡單,看到最後除了震撼,還會感受到萬種淒涼,肝腸寸斷。 電影改編自2020年6月《朝日新聞》的一篇報導,講述一名少女自幼遭母親虐待,小學三年班已被逼輟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