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我在臉書封鎖了十多位〝朋友〞,隨後又在追縱者之中刪除了幾百個空白或虛假的帳號,也許在旁人眼中,前者是無情的行為,後者是多餘的舉動,但在我看來,完成這次斷捨離之後,書寫活動應該會清爽很多。
多年來我在網上帖文,的確認識了很多網友,在他們之中,有些似乎忘記了我只是一名作者,於是每次見到我更新就發來私訊,細訴他們失戀、失業、被詐騙的情況,其中有些反反覆覆把同一件事說了好幾年,我由寄予同情,轉介協助,到最後發現他們不是想找人求助,只是要找不拒絕他們的人傾訴,漸漸變成我使用社交媒體的困擾。
另一種困擾是有人連續數年不斷提醒我帖文有錯字,只要我打錯一個字,就會在最短時間之內收到通知,本來這是一番好意,我是應該感恩的,但原來同一個人長年累月這樣做,是會令人受不了的。所以我有一段時間刻意減少在臉書發文,但網友又會發來問候,擔心我是不是生病或出了什麼狀況,當然這樣的關心,也會構成一種壓力的,我又不是收費作者,為可不可以自主休息呢?某一天我收到關於打錯字的通知之後,突然生出一種不合常理的想法:為什麼我不可以打錯字?又不是正式的工作文件,整個臉書每天都會有很多人打錯字,為何只有我會受到嚴密監察呢?我知道我這樣想是很對不起這位熱心的網友,可是真的夠了,寫作是我自己的事,也是少數我真正可以全權控制的事,如果經常有另一個人跑出來指點,我會覺得很難受的。
在封鎖名單中,尚有一些看來跟我很熟,經常會在我發文後第一時間留言的忠實支持者。封鎖的原因是他們通常都不會看清楚我寫了什麼,只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急於表達(而且通常是咸豐年間的事),他們也不是在討論我所介紹的書或電影,卻急於在我這裡公佈他看不懂、不欣賞、沒興趣、找不到、不知道(所以我用心書寫的文章都是白寫了)因為他們會在第一時間趕來留言,我有時會受他們的負面反應影響而索性刪帖。久而久之,我發現自己的臉書幾乎被某幾個人佔據,我甚至開始在寫作之前預計他們的反應,希望避免他們又跳出來說一堆掃興的話。但後來我再想清楚,他們究竟是誰呢?既不是我的老師,又不是我的老闆,更不是認同我文章的讀者(因為一切介紹概不接受又常常提出相反意見),他們只是在這裡流連忘返,漸漸成了習慣,然後喧賓奪主的網民。
真正令我決心來一次斷捨離的是一件更特別的事,近幾個月有一個帳號不時會在這裡說一些不知輕重的怪話,我隱約覺得他是我見過幾面的某位網友,所以一直都保持客氣。可是後來他出現得太頻密,我覺得不太對勁,於是在後台使用了〝休息一下〞的功能,要求系統減少這個帳號看到我帖文的機會。可是很奇怪,他竟然完全沒有受到影響,還能保持秒速回應的紀錄。我嘗試看看他平常的帖子,想了解他的狀態,結果發現這個帳號根本什麼都沒有,所以不假思索就將之封鎖。沒多久,這位網友的〝真身〞突然跟我私訊,告訴我他有另一個帳號被我封鎖了,問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在這一刻,我才知道這位網友原來這麼小心謹慎,特意開了一個〝分身〞來跟我〝閒聊〞,難怪我想以〝休息一下〞功能來保持距離也完全無效,皆因他同時亦以〝真身〞在觀察我。這時我也懂得秒速反應了,馬上把〝真身〞和〝分身〞都一併封鎖,希望他冷靜一下,看看網上其他東西,不要老是在我這裡徘徊。
進行大規模網友斷捨離的時候,我也考慮過這樣是否太絕情,但回想這幾年來好聲好氣地跟這些網友交流的過程,我會覺得自己頗受委屈,沒有必要再跟這些人沒完沒了,而且一個人同時應付這麼多充滿負面想法的傢伙,是會影響健康的。其實最荒謬的是我有很多真實中的朋友,都因為彼此生活太忙而疏於聯絡,可是一些根本素未謀面的〝網友〞,竟然會肆無忌憚地耗用我的時間。至於那些空白或虛假的帳號,雖然是〝追蹤〞了我,但看來都不懷好意,從來不曾有過互動,而且數量如此龐大,也許不再處理就會變成安全隱患。想到這裡就不再猶豫,清洗行動迅速推進。
以上事件發生之後,出現了一次令我感到喜出望外的小插曲,一位多年未見的學生突然約我見面,既請飲茶又送月餅,互相報告近況,感覺相當美好。由於時間過於巧合,我總覺得是上天安排他出現,提醒我要多跟現實中的朋友聯絡,所謂〝網友〞,並不值得在我們的生命中霸占太多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