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7日 星期五

文學.政府工

最近幾次在不同的情形下被問到以下問題:澳門大部分有潛質的作家都被不同的政府部門收編了,這對澳門文學的發展有沒有影響,你有什麼意見?

較早前本澳一位詩人亦在其詩集中寫過類似的話,看來這事情在某些人心目中真是一個“問題”。

以前我面對這個“問題”,一般都是笑一笑,也不會表達什麼意見。不過最近一次我是在訪問中被問及的,總不能不給一個答案,於是真的認真的回答了。

其實政府部門聘請有文學修養的人士,讓他們一展所長,應該是好事。澳門的中文人才說不上充足,文學市場亦不足以養活對文學有熱誠的年輕人,中文人才加入政府工作,絕對是正常的事。澳門文學的發展涉及的是作者難以全心全力寫作,那是市場的問題,與作者從事什麼工作無關。

另外,我不認同“政府收編”的說法,連我這個很信陰謀論的人都不相信有這樣的陰謀論,因為就我所知有不少好作者在教育界、新聞界、工商界任職,同時他們也在文學活動上很活躍,大家不應該因為有幾個人為政府服務就忘掉其他好作者。更不應煽動其他人搞行業針對。

而我在訪問之後想到的是:無論過去和現在,澳門有些人對於“政府工”都有一份情意結,一方面有些人很渴望加入,另一方面有些人會極度痛恨公務員,認為一入公職,就是壞人,同時認定身為公務員就無法說出公平正義的話。沒有加入公職的人總是以為公務員是不用工作的,對公務員有偏見的人會用豐富的想像力說出種種不利的流言。表面和平的澳門,可能處處有暗湧。

回到文首的“問題”,我想也是在一些對公務員的情意結作崇之下開始流傳的怪論。這些怪論令從事寫作的公務員被標籤化了,也許這樣會令某些人覺得心理平衡一點,好像這樣把“他們”描述成被政府收編了自己就會高尚起來,澳門人的天真有時是很可笑的。不過產生這種怪論背後的思想卻很可怕,損人而不利己,把一些小事吹噓成一種“現象”,實在很無聊。

7 則留言:

  1. 連狗都開時裝秀我們做雞的太傷心了!2006年4月7日 晚上8:51

    有時我覺得,只要一個人很想很想寫作,即使他是一個地盤工人,他還是會以一個地盤工人的方式把東西寫出來的。

    ^_^

    回覆刪除
  2. 收編,乜講到好似共產黨收編國民革命軍咁啊

    回覆刪除
  3. 連狗都開時裝秀我們做雞的太傷心了!
    你的代號很特別,
    你的意見我完全同意.

    太皮:
    是有這樣一種說法的,我已經聽了很多年了.
    很奇怪的.

    回覆刪除
  4. 總覺得,渴望入公職的與痛恨公職的,都是他們自己的事,這是經濟人的完全利己性的表現,人總是自私與排他的。問題是,充滿暗湧的澳門,該如何在薪金收入存在較大差異的市場裏,去調整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源呢?

    回覆刪除
  5. 其實公職也不是在薪金上完全佔優,特區政府的政府工越來越苦,只是有很多人擺脫不了殖民時代的壞印象,唉,人人都不做政府工,唔通請葡萄牙人來做大家就開心嗎?

    回覆刪除
  6. 公職人員的工作越來越苦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不過,正常的市場下,人人追求自身利益而投向不同行業屬正常現象。而且,只要有公開考試,就投考公職的人數也不見少,相對因壓力而離職的公務員數目,依然多出很多,龐大的博彩業令整個就業市場更加走向片面化。那些極度痛恨公務員的人,可能也鄙視博彩員工,如果那些地盤工人收入最高最穩定,說不定澳門的地產業早給罵得體無完膚,但無理的謾罵,卻不能改變這個經濟結構,任由他們自費唇舌吧。

    回覆刪除
  7. 我寫這一篇主要是有感而發,在澳門,就我所知的文人相輕情況不算嚴重,然而總有一些人會利用空隙去把別人描述成"異類",我為那些既是公務員又是作者的朋友感到不值.

    我想,在公餘為文學做事的人都是很有熱誠的,不管結果如何,這些朋友都做到勤力寫和勤力推廣,這是大家要珍惜的.

    在澳門街不做不錯是硬道理,擺出一副批判的姿態胡亂發炮總會有人支持,問題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也許我說得太多了,順便一提,我不是公務員,過去有人為此而挑剔我,恐怕是一場誤會.

    是的,澳門街真的有人只為了對方是公務員就胡亂攻擊的,我要劃清界線.

    回覆刪除

別做傻事

某位長輩喜歡與人分享患病經歷,他曾經歷心血管堵塞,動手術在體內放了支架,又患上糖尿病,所以每日都要食藥,醫生也千叮萬囑請他注意飲食。可是很奇怪,他喜歡以醫生的口吻告誡後輩要定時檢查身體,飲食宜清淡,但他自己卻每日無酒不歡,偏愛肥膩與煎炸的食物,而且經常偷偷吃甜品,像個孩子似的。旁...